左冠狀動脈異常起源於左心室
患者為54歲女性,無不適症狀。靜息心電圖提示無異常。運動負荷心電圖提示非連續導聯的ST段改變。心肌核素灌注顯像提示心尖部一過性心肌缺血改變。
冠狀動脈造影提示:右冠狀動脈(RCA)擴張,向左冠狀動脈(LCA)提供側支循環(上圖左)。左前降支(LAD)發育不良,舒張期可見LCA流向左心室(LV)的血流(上圖右)。提示左冠狀動脈異常起源於左心室,主動脈上未見左冠竇。冠脈CT血管造影
提示:左冠狀動脈起源於左心室,右冠狀動脈起源於主動脈,主動脈上未見左冠竇。且均提示無冠狀動脈疾病證據。冠狀動脈異常起源於心室腔非常罕見,可能會引起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甚至導致猝死。
4型雙前降支
75歲男性患者,因“初發勞力性心絞痛”就診。靜息心電圖正常,超聲心動圖顯示左心室功能正常。
冠狀動脈造影提示:雙前降支動脈。1支LAD動脈起源於LCA,沿前室間溝(AIVS)近端走行很短距離即至心尖,為“短LAD”(上圖左)。另1支LAD起源於右冠狀動脈(RCA)沿AIVS遠端走行,為“長LAD”(上圖右)。該患者符合4型雙LAD。“短LAD”分出主要間隔支和對角支,並可見80%明顯狹窄病變(上圖左)。建議行經皮冠狀動脈腔內血管成形術(PTCA)治療。
雙LAD是一種罕見的冠狀動脈異常,文獻報道的發生率約為1%,4型雙LAD是一種更為罕見的雙LAD變異,其中1支LAD起源於RCA。
提示:雙LAD血管變異可導致心電圖異常和特殊的臨床表現,並且可能導致造影時將“短LAD”誤認為是完全閉塞。因此了解此類血管變異對於冠脈造影及心髒外科手術具有重要意義。
左房支動脈起源於右冠狀動脈
患者為43歲男性,因勞力性心絞痛入院。心髒專科體檢正常。12導聯心電圖提示無異常。超聲心動圖顯示無節段性室壁運動異常,射血分數正常。
冠脈造影提示冠狀動脈呈右優勢型,回旋支(LCX)細小,遠段彌漫病變、次全閉塞。LAD中段次全閉塞(上圖左)。RCA近中段輕度狹窄;後降支近段重度狹窄(血管直徑1.5 mm),遠段中度狹窄;左室後支輕度狹窄,左室後支有一冗長的分支,終止於右冠開口,像一根電線纏繞在心髒上(上圖右)。我們斷定這是起源於左室後支(RCA分支)的巨大左房支動脈。最終,該患者接受了支架置入術治療,病情平穩。
提示:這是第一例關於巨大左房支動脈起源於左室後支的報道。而左房支動脈的重要性在以往房顫導管消融的研究中曾強調過。術中保護左心耳和左上肺靜脈之間的左房支動脈以及左下肺靜脈和二尖瓣環之間的分支動脈附近的心肌,可能與房顫導管消融術後房顫複發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