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異常血壓波動,是臨床醫生經常遇到的問題,如何更好解決?請看中國老年醫學學會高血壓分會製訂的《老年人異常血壓波動臨床診療中國專家共識》。
晝夜節律異常的處理
非杓型患者:
1. 首先通過家庭自測血壓或24h 動態血壓摸索血壓規律。
2. 晚間進行適當的有氧運動(30 min 左右)有助於糾正血壓節律異常。
3. 藥物治療首選24 h 平穩降壓的長效降壓藥物,單藥或聯合用藥。若夜間血壓控製仍不理想,可將一種或數種長效降壓藥改為晚間或睡前服用。
若采用上述方法後夜間血壓仍高,可根據藥物的作用時間,在長效降壓藥的基礎上,嚐試睡前加用中短效降壓藥,如α1腎上腺素能受體拮抗劑。但應警惕夜間血壓過低以及夜間起床時發生體位性低血壓的可能。
超杓型血壓患者:
1. 應在非藥物治療(如體育鍛煉)的基礎上,清晨服用長效降壓藥。若白天血壓控製仍不理想,可選擇長效+中短效藥物的組合,進一步控製白天血壓,但應注意中短效降壓藥可能增加體位性低血壓的風險。
2. 應避免夜間服用降壓藥,否則會加重超杓型血壓模式。
反杓型血壓患者:
1. 可於下午、晚間或睡前服用長效降壓藥。若夜間血壓控製仍不理想,可選擇睡前加用中、短效降壓藥物。
2. 治療過程中應鼓勵家庭自測血壓,記錄白天血壓及睡前和清晨血壓。
與體位有關的異常血壓波動
體位性低血壓:
1. 要囑患者站立、起床等動作要緩慢。適當的體育活動有助於改善血壓調節能力。飽餐和大量飲酒容易誘發體位性低血壓;多飲水,以避免血容量過低。
2. 臨床研究中,治療體位性低血壓的藥物主要有氟氫可的鬆和米多君。紅細胞生成素有助於治療與貧血有關的體位性低血壓。
體位性高血壓:
可服用適量神經功能調節藥(如B 族維生素等)或安定類鎮靜劑輔助治療。α1受體拮抗劑可用,但與利尿劑及抗精神病藥物合用時可增加體位性低血壓風險,故應謹慎使用。
體位性低血壓合並臥位高血壓:
1. 目前尚無確切的幹預方案,首先應去除誘因和治療原發病。
2. 平時應減少白天臥床時間,休息以坐位為主。夜間睡眠時可適當抬高床頭(10°~15°),並避免睡前飲水及使用縮血管藥物。
此外,晚間或睡前服用中短效降壓藥配合清晨使用氟氫可的鬆,但應警惕中短效降壓藥可能加重夜間體位性低血壓。
晨峰血壓增高
1. 這類患者除了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外,晨起後最好臥床片刻、動作放緩,起床後避免即可劇烈活動。
2. 可選擇24 h 平穩降壓的長效降壓藥可以控製清晨血壓的大幅波動,並能減少因不能按時服藥或漏服導致的晨峰血壓增高。非杓型或反杓型的高血壓患者,可選擇睡前服用長效降壓藥。
3. 若單藥治療效果不佳,可聯合用藥。超杓型者,可嚐試在長效降壓藥物的基礎上,清晨加用短效降壓藥抑製血壓晨峰。
餐後低血壓
1. 可采用飲水療法(餐前飲水350~480 ml)、少食多餐、減少貪睡化合物、餐後低強度運動等非藥物療法。
2. 有研究顯示,餐前血壓過高可導致更為嚴重的餐後低血壓,因此首先要使血壓達標,尤其是清晨血壓。
此外,阿卡波糖有助於減少餐後血壓降低,適用於合並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其他藥物療效尚缺乏驗證。
白大衣性高血壓和隱蔽性高血壓
加強生活方式幹預,做好血壓監測和定期隨訪,同時進行心血管病風險和靶器官損害的評估。
長時血壓波動
對於日間、隨訪間、季節間以及更長時間的血壓變異,應該從行為和環境因素入手。確保血壓測量的準確性、治療的合理性、連貫性和依從性;保持生活方式的穩定;減少環境溫度變化對血壓的影響。
在降壓藥的選擇上,長效降壓藥優於中短效降壓藥。其中,以鈣拮抗劑或血管緊張素係統阻斷劑為基礎的治療方案可能更為有效。
於5~6月份及10~11月份就醫,重新評估並適當調整治療方案,可以減小季節間血壓波動。
來源:中國老年醫學學會高血壓分會. 老年人異常血壓波動臨床診療中國專家共識. 中國心血管雜誌, 2017, 22: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