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央教授:幹細胞治療有何進展?

作者:李妍 整理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6-08-29

        8月27日~31日,2016年歐洲心髒病學會(ESC)年會將在意大利羅馬召開。每年ESC新研究和新指南的發布都是重頭戲。今年有30項研究入選HOT LINE,在6個專場發布。在8月28日“心衰與新策略”(Heart failure and innovative approaches)專場,將有2項幹細胞治療最新研究發布。《中國醫學論壇報》特邀國內長期從事幹細胞研究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胡新央教授,請她提前為我們講述研究可能的亮點看點。

        論壇報:請您介紹ESC2016在幹細胞治療領域的熱點研究,以及您的期待。

        胡新央教授:今年ESC大會上將發布兩項較重要的幹細胞臨床研究結果,第一項研究(CHART-1)是關於骨髓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心衰患者的3期臨床研究,這是第一個幹細胞治療心髒疾病的3期臨床研究。盡管幹細胞治療心衰相關臨床研究已有很多,但前幾年的研究樣本量比較小。此次即將發表的3期臨床研究納入240例患者,在幹細胞治療領域是樣本量較大的研究。此項研究是應用幹細胞治療缺血性心肌病,通過特殊導管進行心肌內注射。這一研究結果的公布對於幹細胞治療心衰的有效性、安全性應該會有比較大的指導意義。

        第二項研究是關於骨髓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非缺血性心肌病的研究。這項研究有兩大看點:1. 入選患者為非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而前期大部分研究入選的是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2. 此項研究應用異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這是此項研究比較值得關注的地方。如果此項研究結果提示異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非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可能會對今後非缺血性心衰患者治療提供新的治療方法。尤其是如果能夠證明異體間充質幹細胞移植是安全的,沒有排異反應,可能會為將間充質幹細胞研發成為一種藥物提供依據。

        近日我國剛剛批準第一批幹細胞臨床研究機構。在幹細胞臨床研究領域我國與國外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在今後5年中需要大力支持和推進。

        論壇報:除此之外,幹細胞治療領域在國際上還有哪些最新進展?

        胡新央教授:國際上有學者應用誘導多能幹細胞(iPS)分化來的心肌細胞治療心衰患者,這一結果已在《歐洲心髒雜誌》(Eur heart J)上發表。這項由法國團隊開展的研究目前公布了第一例患者的治療結果,證實是安全的。

        既往多為應用成體幹細胞治療心衰患者的臨床研究,多能幹細胞研究主要集中在動物實驗上,法國團隊開展的這項研究,隨著今後更多患者治療結果的公布,可能會對多能幹細胞治療心衰患者的應用具有推動作用。

        論壇報:請您介紹貴團隊在幹細胞治療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胡新央教授:十幾年來,我們團隊在王建安院長的帶領下,一直在從事幹細胞治療心衰的研究,包括基礎和臨床轉化研究,主要圍繞如何優化幹細胞移植療效問題展開。幹細胞注入體內後多數會在一周以內消失,不能在心髒局部停留,這是幹細胞治療心衰領域的一個瓶頸問題,也是一直被關注的問題。我們圍繞這個問題嚐試了很多方法,其中比較好的一種是低氧預處理。從2004年開始我們就開始采用此種方法進行研究,包括小動物研究、機製研究、大動物研究到近期的臨床研究,結果都證實低氧預處理能夠安全有效地改善幹細胞移植治療心衰患者的療效。

        前兩年我們還開展了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心衰的臨床前大動物研究,做了49例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觀察9個月,結果顯示,低氧預處理組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移植能夠進一步減少(食蟹猴模型)心梗麵積,改善其心功能和心肌代謝,增加存活心肌,促進血管新生,減少急性期炎症反應,並具有免疫調節作用。從小動物到大動物研究,都證實低氧預處理幹細胞治療心衰較常規幹細胞治療更加有效。這項研究作為《循環研究》(Circ Res)的封麵文章發表,並配發同期述評,將該研究評價為“國際上第一個大樣本長周期的非人靈長類觀察性研究。”本團隊的非人靈長類動物研究,包括模型的建立以及幹細胞移植後的功能評價(包括心功能評價、心梗麵積評價、心肌代謝評價、心律失常評價等等)為後續幹細胞的轉化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基礎。在幹細胞治療心衰領域,應用食蟹猴做的模型非常少,我們的研究為後續更好地開展大動物研究提供了基礎。這些工作也得到了國際上的認可。

        此外,作為國際上第一個應用低氧預處理幹細胞治療心衰患者的臨床研究,我們進行了一項1期前瞻性隨機對照臨床研究,共入選36例患者,其中對照組14例,常氧細胞治療組和低氧預處理治療組各有11例。通過1年隨訪觀察發現,低氧預處理幹細胞治療不會增加患者因心衰再次住院或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發生率,證明低氧預處理幹細胞移植是安全的。同時,低氧預處理幹細胞移植後能夠明顯減少心梗患者的左室舒張末期容積和左室收縮末期容積,說明低氧預處理幹細胞移植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更加有效地防止左室重構的發生,提示可能比常規幹細胞移植療效更好。本研究樣本量相對較小,後續我們會進一步開展更大樣本量的相關研究。

        我國幹細胞基礎研究開展相對較多,今後可能需要推動幹細胞轉化以及臨床研究。與國外研究中心相比,我國的臨床研究相對較少。幹細胞治療最終是為了解決臨床難題,為難治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療方法,因此,進一步推動幹細胞轉化和臨床研究對於我國幹細胞研究發展至關重要。

關鍵字:胡新央教授,幹細胞治療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