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消融“冰”與“火”的較量

作者: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張萍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6-04-14

4月4日,國際著名心髒電生理泰鬥德國漢堡聖喬治醫院庫克(Kuck)教授揭曉了“FIREANDICE”研究結果。文章同步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該研究主要評價了近年來用於房顫消融治療的兩項重要技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是FIRE,即在三維電生理標測係統的指導下,應用射頻技術通過熱損傷使心肌組織蛋白變性、壞死,進而阻滯心房和肺靜脈之間的心肌電傳導,完成肺靜脈隔離治療房顫;二是ICE,這是與消融熱損傷截然相反的技術,其在X線影像指導下,將冷凍球囊與心肌組織緊密貼靠,通過極低溫度的損傷使心肌細胞損傷、變性、壞死,達到肺靜脈隔離的目的。

兩項技術原理背道而馳,指導手段也不相同,在未來房顫消融的戰場上究竟誰會“執牛耳”?

該研究在歐洲8個國家開展,共有769例陣發性房顫患者入選,隨機分組,患者和醫生均知曉其治療所選用的技術,兩組人口學數據無顯著性差異。術後分別在3個月、6個月、12個月、18個月進行隨訪。一級有效終點事件為房顫複發率,或是需要藥物治療、再次消融手術率;一級安全終點事件主要為並發症(死亡事件、卒中、手術相關嚴重並發症)發生情況。

結果顯示,射頻消融組與冷凍消融組相比較,房顫術後複發率分別為35.9%和34.7%,無顯著性差異,安全終點兩組亦無顯著性差異。但是,冷凍消融組膈神經損傷率顯著高於射頻消融組(0%),手術射線曝光時間與導管在左房內操作時間冷凍消融要短於射頻消融。

房顫消融的這兩項技術似乎沒有拚出高低勝負。但Kuck教授在結果公布後表示:“冷凍消融術是一項較容易掌握的技術,最終可使更多的房顫患者不必去專業的中心治療。”這告訴我們冷凍消融技術難度相對較低,易於普及。但我們也不能盲目使用,特別是需要嚴密監測膈神經損傷的表現,因為嚴重的膈神經損傷患者需要呼吸機輔助治療。

由於陣發性房顫病程短、並發症少,手術相對簡單,尚不能代表所有房顫消融的結果,特別是對於慢性房顫患者,尚需進一步研究與評價。

關鍵字:房顫,消融,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