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勇教授有感長城會20年

作者:劉靖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09-10-09

霍勇 教授

  今年是長城會舉辦的第20個年頭,當問及20年中參加長城會的體會時,霍教授頗有感觸地回憶起了長城會往昔歲月以及自己的切身感受。 

  “第一屆長城會於1990年舉辦,當時我正在北京醫科大學攻讀研究生。我從第二屆開始正式參加長城會。第一、二、三屆長城會規模都很小,參會人員隻有幾十人至上百人。在我印象中,長城會的發展可分三個階段,即初始階段、成熟階段和發展階段,這三個階段是與我國心血管學科20年發展相一致的。” 

  “長城會初始階段最主要的特點是引進和推廣一些國際先進的心血管診療技術,例如,長城會舉辦之初創辦的PTCA學習班或研討會,當時的目的是把國外先進技術引進國內。隨後長城會逐漸走向成熟,這個階段的長城會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即中國專家和更多國外專家一起複習課程和推廣學術理念,甚至就我國的一些試驗、技術等與國外進行交流,不再是人家說,我們聽的情形了。在1996年後,我的這種感受最為明顯。近些年長城會進入發展階段。多學科融合是該階段最重要的特點。因為臨床醫生如果沒有多學科融合及流行病學和基礎醫學帶來的信息,僅憑借臨床經驗工作,是萬萬不可的。臨床醫生還須掌握國內外基礎研究提供的信息,才能促進臨床診療技術的發展。除此以外,多學科融合還包括與其他臨床學科的融合,例如,當心內科患者合並糖尿病腎病時,心內科醫生就要與內分泌科、腎髒內科和影像學科室等合作救治。” 

  “在過去的20年中,長城會在胡大一教授的帶領下逐步發展壯大,不斷開辟新的論壇,不斷擴展與國外學會的合作,可以說長城會在促進中國心血管學科發展上功不可沒。通過多年參加長城會,我本人得到了很大的鍛煉和提高。我也希望,通過召開長城會,可以提高我國心血管學科的實力,使中國的臨床醫生和醫學科研工作者與國外同行進行更高層次的交流與合作,以促進我國醫學科學的整體發展。”

關鍵字:回憶,發展,壯大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