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國際心髒病學會議(長城會)創辦於1990年,初始的會議稱為“國際長城培訓課程――中美射頻消融研討演示會”,是一個以心血管疾病診療技術培訓為目標的繼續教育平台。此後每年一屆,邀請當時美國等知名的心內外科專家講學、手術演示,主要目的在於引進西方的冠脈旁路移植、冠脈介入、導管消融等先進技術,培養中國醫生,促進我國心髒病學的發展;同時做好健康教育,讓廣大公眾能夠接觸和接受現代先進的醫療技術,促進我國人民健康事業的進步。
1995年,長城會走向綜合,從單純的技術培訓成長為綜合的心血管疾病專業培訓和學術交流平台,涵蓋心血管介入技術及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壓、心律失常等係列內容,成為我國與國際間綜合的學術交流平台。
從2000年開始,長城會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逐步重視並引導學科的交叉融合與研究,如心血管病和內分泌、糖尿病、神經科、檢驗、精神心理、影像等,提出了很多交叉研究課題,展現了許多具有中國特色的研究亮點,同時進一步與國外心血管專科學會和協會廣泛聯合,充分拓展了學術交流的範圍和領域,展示了我國的心血管疾病研究水平。
近四年來,長城會進一步把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健康促進和健康教育作為新的重點和焦點來推動,這是世界心髒病學發展的方向,也符合我國整個社會發展、醫學研究和疾病控製的大趨勢。
當初,長城會的創辦主要是針對疾病中、末期如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的介入和旁路移植治療術,2009年,由長城國際心髒病學會議組委會、國際心血管藥物治療學會(ISCP)、美國心髒病學學院(ACC)、亞太心髒聯盟(APHA)、美國心律學會(HRS)、日本循環器學會(JCS)、歐洲高血壓學會(ESH)、國際動態心電和無創心電生理學會(ISHNE)、美國超聲心動學會(ASE)、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和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等多個國內外重要學術組織或機構聯合主辦的,第二十屆長城國際心髒病學會議暨第十五屆國際心血管藥物治療大會(GW-ICC@ICCP 2009),同時也是APHA成立後的第一屆年會,以“心血管醫生領跑健康中國2020”為主題,再次屹立於疾病控製的潮頭,提倡心血管醫生從我做起,以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強調控製多種危險因素:戒煙、降血壓、降血糖、降膽固醇、控製肥胖等,來預防和控製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進展,進一步降低其致殘和致死率,提高人類生存和生活質量。
GW-ICC@ICCP 2009――亞太地區規模最大、涉及學科最齊全、最具影響力之一的心血管病綜合性學術盛會,將奉獻給您心血管及其相關領域的全新概念、全新技術、全新進展與全新成果以及最新的學術思想和健康理念!
讓中國學者麵向世界,讓國際專家走進中國,是GW-ICC的一貫追求。曆經探索、發展、壯大,2009年的GW-ICC@ICCP,在“公益、規範、預防和創新”的旗幟引領下,正闊步邁向國際、走向成熟、步入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