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心梗救治日】霍勇教授:符合我國國情的心梗救治,體係重於技術

作者:孫雲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5-11-20

過去30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從醫學專業角度來看取得了很大進步,遺憾的是在整個社會層麵效果仍然很不理想,95%急性心梗患者未得到有效救治。霍教授認為,我國心梗救治在很大程度上是體係建設問題,他也一直呼籲,發動政府、公眾、院前和院內救治的力量,聯手完善心梗救治體係。

從“單兵行動”到“正規作戰”

隨著心梗治療技術的進步和業界“時間就是心肌”意識的提高,國內多家醫院先後嚐試開辟急性心梗院內綠色通道、成立胸痛中心、與急救中心加強合作、建立區域救治網絡等,並初步積累了經驗。然而,要在更大範圍內改善心梗救治效果,則需要整體的設計實施。

2011年11月,由國家衛計委領導、中國醫師協會組織實施的“中國急性心肌梗死規範化救治項目”正式啟動。霍教授介紹,項目第一階段在全國14個省53家醫院進行基線調查,通過再灌注治療時間、轉運途徑等指標反映救治現狀。

2015年初,第二階段項目啟動,從整體層麵探索急救體係建設。

完善救治網絡,以醫院為核心延伸觸角

霍教授認為,建設符合我國國情的心梗救治模式,體係重於技術。心梗救治要以醫院為核心,進一步提升院內救治效果,提高早期再灌注治療比例;在此基礎上延伸救治觸角,與院前急救係統及周邊非PCI醫院更好地合作、對接,讓救治更快、更有效、更有針對性;推動公眾健康教育,傳遞“有胸痛上醫院、得心梗通血管”類似的響亮口號,讓正確的救治理念深入人心;學(協)會參與可以發揮專業優勢,促進質量評估和持續改進。

與各醫院“單兵行動”相比,政府領導、協會立項的心梗救治項目可以發揮、整合資源優勢。政府層麵提供政策和經費支持、建立考核評估機製;胸痛中心持續優化院前院內銜接流程;在信息化建設方麵,逐步完善數據庫,互聯互通,建立共享機製;媒體宣教,提高患者和高危人群的預防意識;企業參與,提供藥物和器械等支持。

霍教授認為公眾健康教育非常重要。2014年11月20日啟動了我國首個“心梗救治日”,希望公眾牢記兩個“120”:心梗發生後迅速撥打“120”(或“999”),把握120分鍾的黃金救治時間。

以胸痛中心為著力點,改善診治流程

霍教授強調,在整個急救網絡中,胸痛中心是重要環節。2012年,在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的推動下,我國製定了適合國情的胸痛中心自主認證體係。目前有210家醫院在網上注冊,先後6批已有近50家醫院通過認證。胸痛中心認證的意義在於改善急性胸痛診治流程,其重要理念是持續改進。

改變不合理的診治流程有什麼作用?霍教授舉了個簡單的例子。三四年前北京市衛生局檢查心梗救治工作時,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在北京15家大醫院中排名靠後。該院急診室和導管室相距很遠,患者先在急診室排隊做心電圖、抽血,確診心梗後院內二次轉運,延遲現象嚴重。2013年後,該院入院到球囊擴張時間(D2B)從200多分鍾縮短至70多分鍾。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了嗎?都不是,他們與999、120商議,有懷疑或確診心梗患者,撥打科室24小時值班電話,繞行急診送入導管室。流程上很小的改動卻極大地改善了效果。霍教授說,不同醫院架構不同,改變流程需要結合自身特點,因地製宜。

醫療是循序漸進、持續改進的過程

第二階段的心梗救治項目計劃納入15個省、200家PCI醫院,以半年為一個周期、共3個周期,每個周期每家醫院入選30例患者,總共18000例。各醫院階段性總結、反饋救治效果和存在的問題,並在下一個周期改進。

霍教授說,不同醫院在急救資源調配方麵存在差距是客觀事實,但該項目並沒有放鬆要求,所有參與醫院都應以指南推薦為目標,有條件行PCI者盡早介入治療,無條件者溶栓治療,爭取入院至溶栓時間(D2T)<30分鍾,D2B<90分鍾。通過循序漸進的改進,希望盡可能縮小不同地區和醫院之間的差距。

心梗救治項目除了納入200家PCI醫院,還鼓勵PCI醫院與周邊縣級醫院開展合作幫扶,通過加強醫務人員培訓,合理開展基層醫院溶栓治療、轉運介入治療、溶栓聯合急診介入治療,帶動區域乃至整體心梗救治效果的改善。

我國心梗救治前路尚遠,政府投入有限、公眾健康意識不夠、急救中心資源配備不足、院前院內對接不通暢,這些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如霍教授所言,關鍵還在體係建設,這是我們需要堅持的方向。

更多閱讀:

心梗診療知識大全

關鍵字:心梗救治日,霍勇教授,體係,技術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