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上午,第26屆長城國際心髒病學會議暨第9屆北京五洲國際心血管病會議、亞太心髒大會和國際心血管病預防與康複會議2015盛大開幕。
氣勢恢宏的開場短片介紹了本屆會議的幾個數據:參會醫生接近15000人,大會設有13個會議領域、550多個會節……
大會主席馬長生教授在開幕致辭中首先感謝了海內外嘉賓、學者、臨床醫生對長城會26年來的鼎力支持,接著肯定了我國在健康促進方麵的努力和成果:最新數據顯示我國20多年來居民健康水平明顯提高;居民健康意識有所提升,就在國家會議中心旁邊的奧林匹克公園有著長達10千米的健步道,每天都有不少市民在此鍛煉身體;今年北京頒布了“史上最嚴”禁煙令,極大程度促進了北京市控煙工作。
馬教授指出,我國衛生資源配置仍然嚴重不均衡。衛生財政投入逐年增長,卻難以滿足醫療需求,推斷2017年新農合將超支15.4%,2024年醫保將虧空7353億元。與歐美國家相比,即使是整體醫療水平較高的北京,心肌梗死人群的再灌注治療率、搶救速率都有很大差距。作為中低收入國家之一,中國社區冠心病二級預防藥物使用率也遠低於中高與高收入國家。我國衛生服務效率亟待提高。
麵對以上挑戰,中國心髒聯盟將通過建立權威、基於互聯網的教育培訓和管理支持平台,全麵提高醫生臨床和科研能力、公眾心血管健康知識水平,推動醫療模式改變,提高醫療效率和質量。
五洲國際心血管論壇主席魏永祥教授在開幕致辭中指出,今年長城會與五洲會首次聯袂舉辦學術活動,體現出“手拉手、心連心”的精神,更加強調多學科合作的理念。
在接下來的頒獎環節中,北京朝陽醫院楊新春教授團隊獲長城控煙新晉團隊獎,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孟曉萍教授和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馬輝醫生獲長城控煙先進個人獎。
中國控製吸煙協會會長胡大一教授、副會長許桂華教授上台,用一把巨鎖鎖住煙盒,象征協會積極促進控煙的決心。胡教授帶領全場嘉賓起立宣誓:“行動起來,抵製煙草,身體力行,做控煙表率,把控煙融入臨床工作,和每個吸煙患者討論戒煙的必要性,充分認識煙草依賴是慢性疾病、把控煙提升到治療疾病的高度,積極掌握治療方法,創建無煙科室,推動無煙醫院,傳播控煙知識,拒絕煙草,減少疾病!”
■學術演講
美國心髒病學會(ACC)主席威廉姆斯(Kim Allan Williams)教授圍繞飲食結構與心髒病預防回顧了大量研究,總結道:精心製作的素食營養充足,具有多種健康收益,尤其能夠預防和治療包括心髒病在內的多種慢性疾病;素食者較肉食者呈現更多優勢,例如更長壽命;仍須在自由生活的人群中展開大規模、嚴謹設計、長期隨訪的隨機對照試驗。
美國心髒學會(AHA)前任主席史密斯(Sidney C.Smith)教授指出,醫療實踐中應該謹遵指南,不因臨床醫生不同或地理位置不同發生不合邏輯的改變。要彌補知識與實踐之間的裂痕,需要以證據為基礎的醫療實施,需要改善溝通,確保依從性。
歐洲心髒病學會(ESC)前主席科馬達(Michel Komajda)教授指出,心衰死亡率逐年下降,心衰管理卻加重了醫院負擔、再住院治療負擔和醫療經濟負擔。究其原因,不外乎患者藥物治療未達目標劑量、並發症相關問題、醫務人員間缺乏合作。完善心衰管理,須專業人員密切合作、有效實施指南、加強患者教育。
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王隴德教授報告了對“預防為主”方針的思考與實踐,指出:我國目前慢性疾病呈“井噴”態勢,心血管病負擔尤其嚴重。在此形勢下,我國在居民健康教育、人群健康幹預、政府主導和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機製、慢病防治網絡係統以及人才隊伍建設等各方麵卻存在明顯不足。應對慢病挑戰,需要建立國家層麵、地方層麵、社會層麵的對策,針對生活方式和行為展開幹預。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王繼光教授指出,新型抗高血壓藥物不斷開發,但速度較慢,且主要是針對患者具體需求或其他適應證的治療。展望未來,應該更為準確地測量血壓,應逐漸舍棄原發性與繼發性的二分法,根據患者血壓水平、疾病嚴重程度和發病機理進行更為個體化的管理。
威爾康奈爾醫院-紐約長老會醫院阿倫(Robert Allen)教授回顧了有關樂觀主義、壓力、抑鬱等諸多心理因素與心血管疾病關係的循證依據,接著在現場彈起鋼琴,帶領全場嘉賓做冥想訓練,練唱積極心理情緒歌曲。
《循環》(Circulation)雜誌主編、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希爾(Joseph Hill)教授介紹了Xbp1s轉錄因子保護心髒免受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機製:缺血/再灌注激活Xbp1s,Xbp1s因子直接作用於氨基乙糖合成途徑(HBP)中的多種酶,HBP誘導OGlcNAc修飾,後者具有心肌保護性。Xbp1s的功能缺失減弱缺血/再灌注誘導的OGlcNAc修飾,加重缺血/再灌注損傷;Xbp1s的過表達具有保護作用。
英國伯明翰大學利普(Gregory YH Lip)教授指出,注冊研究為我們提供了隨機臨床試驗之外的有關房顫管理的大量信息,例如臨床流行病學證據、卒中和出血並發症、新藥的安全性數據以及複雜的管理問題,積極參與注冊研究有助於了解“真實世界”的房顫管理、並發症和結果。
科羅拉多州公共衛生學院戈夫(DavidGoff)教授詳細解讀了AHA/ACC降膽固醇指南,指出:支持針對具體降脂目標進行治療的證據仍不充分,應鼓勵健康的生活方式,並做好監測;推薦適當強度他汀類藥物用於證實獲益人群,選擇人群不恰當時,他汀具有可以接受的安全性,但應做好監測。
阜外醫院楊躍進教授指出,多血管病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隻用處理梗死相關血管而無需完全血運重建。非梗死相關冠狀動脈PCI治療急性心肌梗死不應該與直接PCI同時進行,因為缺乏循證依據而且本身也存在風險;應以分期PCI的形式進行,以改善長期結果。直接PCI後分期PCI的最佳時間宜晚不宜早,從而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