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婦科常見病可以通過膏方調治?

作者:澎湃新聞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7-10-18

俗話說:“冬令進補,開春打虎”。冬令進補,人體易於吸收與藏蓄,冬季的滋補可使人體精、氣、神各方麵均得到養益。冬主封藏,此時選用膏方調補,更能增強體質、抗病祛邪,達到補虛扶弱、延年益壽、糾正亞健康狀態、 預防疾病等的作用。
膏方主要適用於體質虛弱者及一些 慢性病證的調養與治療。婦科膏方的組方用藥有其特色:一是調暢氣血,通補兼施。二是顧護脾胃,重視後天。又有活血通絡、滋陰潤膚、補益肝腎、疏肝理氣等作用,治病和養顏並舉。那麼,哪些婦科常見病可以通過膏方進行調理呢?
卵巢儲備功能下降
隨著結婚和生育年齡的延後、加上近來“二孩”政策的開放,“卵巢儲備功能下降”越來越引起醫生和民眾的重視。“卵巢儲備功能下降”是指卵巢產生卵子的能力減弱, 臨床最常見的症狀是月經量少、月經延後、不孕等,對於女性的生殖功能和身心健康有較大的影響。
環境因素如手機輻射、噪音,工作或生活壓力過大,思慮過多或精神緊張以及藥物促排卵治療的次數都是該病的相關發病因素。中醫認為該病的主要發病原因是腎氣虧虛、任衝二脈虛損,同時與肝、脾功能失調也關係密切, 臨床上肝腎不足、脾虛肝鬱的病人很多。
症狀有:月經失調,包括月經逐漸量少,或月經推後,甚至閉經;容易情緒波動,抑鬱或煩躁易怒;睡眠障礙,早醒或多夢;可以伴有乳房脹痛、腰膝酸軟、性欲減退等;若兼有血虛者,則有麵色萎黃、頭暈眼花、心悸、失眠;若兼有脾虛,則有納少腹脹、神疲乏力、肢體倦怠、大便不成形等症狀。
膏方可以補益肝、脾、腎三髒,所用的膏子藥鹿角膠、龜板膠、阿膠等為血肉有情之品,加上紫河車、胡桃肉等滋腎填精,充養衝任,以資經血之源,使枯血有源;同時加入養肝疏肝、健脾益氣、養陰補血、理氣和胃等藥物,發揮膏方之“大方”優勢,兼顧陰陽平衡、氣血調暢、護胃助運,補養之力更優,作用更全麵。
多囊卵巢綜合征
多囊卵巢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導致排卵功能障礙不孕的疾病,常見的臨床症狀有:月經稀發、稀發排卵或沒有排卵、多毛、痤瘡、黑棘皮、肥胖、不孕等症狀。
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節奏逐漸加快,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也隨之增多,如久坐少動、吸煙、嗜食油膩、晚睡等,都會導致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發生。
中醫認為本病的主要病機責之於腎、肝、脾三髒功能失調,其中以腎虛為主。腎虛則衝任不盛,血海不盈,月經不行;脾虛則運化失職,痰濕內生,阻滯衝任,經血不行;肝鬱則氣機不暢,血脈不通,衝任瘀阻;氣鬱、痰濕鬱久化熱,則濕熱下注,損傷衝任,月經失調。因此,多囊卵巢綜合征中可見虛實夾雜,痰、瘀、濕、熱互結的複雜證候。
膏方治療常從腎、肝、脾三髒入手,補腎疏肝,健脾調經。常用龜版膠、阿膠、熟地黃、山茱萸、枸杞子滋補腎精,鹿角膠、菟絲子、杜仲、仙靈脾、附子、肉桂溫補腎陽,上藥同用陰陽並補,任督共調;當歸、香附、川芎、川楝子疏肝行氣;淮山藥、茯苓、白術、枳殼健脾滲濕;隨症加入南星、陳皮、半夏、蒼術等祛濕化痰,或丹皮、梔子清利濕熱,或赤芍、桃仁、紅花等活血調經。在大劑補益藥物中佐以少許清泄、化痰、祛瘀之品,使補而不膩。
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以盆腔疼痛為主,經期尤為劇烈,可能會有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或經前點滴出血的症狀,下腹部結節或包塊,部分患者合並不孕。氣滯甚者,可見乳房或胸脅脹痛;兼寒凝者伴有畏寒肢冷,麵色蒼白;若瘀熱重者,伴見咽幹口苦,煩躁不安;氣虛者尚有神疲乏力,麵色少華;腎虛者則常有頭暈目眩,腰膝酸楚。
中醫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機本質是血瘀證。實者,因肝鬱氣滯而血行不暢,留滯胞脈;鬱而化熱,熱灼脈絡,血溢脈外而成瘀血;外感寒邪,喜食生冷,寒凝血脈而致脈道拘急,血行緩慢而留瘀,均可致“不通”則痛;虛者,由氣虛而不能行血,致血阻脈道;腎虛失於溫煦,衝任阻滯,血瘀下焦,故“不榮”則痛。該病病程較長,久病多虛,病證多虛實夾雜,但基本病機以血瘀為主。
膏方治療本病以活血化瘀為大法,兼以散結消症、疏肝理氣、散寒通絡、補益脾腎、扶正歸本等治法。常以川芎、赤芍、桃仁、紅花、丹皮活血化瘀;枳殼、烏藥、香附理氣調肝;延胡索化瘀止痛;若腹中有包塊者可加穿山甲、血竭、皂角刺、桑枝、鱉甲膠軟堅散結,減緩包塊的生長速度。中醫強調扶正祛邪,膏方中有一些特色藥物如生曬參、鹿角膠等,既能將濃縮成膏,又具有大補元氣、培本固元、增強患者體質的功效。
更年期綜合征
更年期綜合征經常困擾著50歲左右的女性,常見有月經紊亂、烘熱汗出、煩躁易怒、心悸失眠或憂鬱健忘等症狀,影響更年期女性的生活質量。
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生是婦女在絕經前後,腎氣漸衰,衝任虧虛,精血不足,天癸漸絕,月經將斷而至絕經所出現的生理變化,但有些女性由於體質或精神因素以及其它因素的影響,一時不能適應這些生理變化,使陰陽失去平衡,髒腑氣血功能失調而出現的一係列髒腑功能紊亂的證候。
膏方治療本病以補腎、疏肝、寧神為主,注重“清熱不宜過於苦寒,驅寒不宜過於辛熱”的原則,以參類藥如西洋參、黨參、北沙參、麥冬健脾培中,益氣養陰;龜板膠、阿膠、女貞子、枸杞子、當歸補腎養血;仙靈脾、巴戟天、杜仲、鹿角膠等益腎扶陽,肝腎同補,陰陽並調;同時還應適當加用消導藥,如陳皮、炒穀芽、炒麥芽等,既能增加脾胃運化功能,有利於膏方吸收,又能防止滋補藥物礙胃滯氣。通過膏方的調補,讓女性安穩地渡過更年期。
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是常有急性盆腔炎史、陰道炎病史,或宮腔手術史,經期、產後不注意衛生或不潔性生活史。臨床表現有長期下腹疼痛墜脹、腰骶酸痛,反複急性發作,經行、性交、勞累後加重,並會造成不孕,給女性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
中醫認為慢性盆腔炎是邪熱餘毒殘留於衝任、胞宮,與氣血相搏結,氣機不暢,瘀血內停,聚結成瘀,阻滯胞脈胞絡,衝任帶脈功能失調。故以血瘀為關鍵,證候虛實錯雜,以濕熱瘀結、氣滯血瘀為多見。
除腹痛症狀外,濕熱瘀結患者可以伴有帶下量多,色黃,質稠;大便幹燥或粘膩不暢;氣滯血瘀患者伴有胸脅乳房脹痛,心煩抑鬱;兼寒濕患者伴有神疲乏力,腰骶冷痛,喜熱惡寒;兼氣虛患者乏力倦怠,納食減少。
膏方治療注重祛邪而不傷正,扶正而不留邪,以祛瘀為主,兼證合治,顧護正氣。藥用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紫花地丁、紅藤等清熱解毒;茵陳、敗醬草、知母、黃柏、土茯苓清熱祛濕;白薇、丹皮清熱涼血;有結塊者予皂角刺、三棱、莪術活血消症;西洋參、黨參、南北沙參、麥冬、女貞子、旱蓮草等益氣養陰;柴胡、延胡索、川楝子、鬱金理氣止痛;蒼術、茯苓健脾滲濕;桑寄生、川斷調補腎氣;黃芪、白術、淮山藥益氣行血;加入鱉甲膠涼血消症,並助以成膏,使邪袪正複。諸藥配合,補中有消,消中寓補,化瘀解毒與益氣養血並舉,使氣血調暢。

關鍵字:哪些婦科常見病可以通過膏方調治?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