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RFA聯合化療可帶來生存獲益
眾所周知,個體化綜合治療是目前腫瘤治療的主要模式。其理念是,在疾病發展的不同階段、不同環節、不同條件下,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結合循證醫學證據,製定出以一種治療為主、其他治療為輔的綜合治療方案,以期達到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延長生存的目的。近期,本報將陸續推出“肝癌多學科治療”專題係列文章,從消融、經肝動脈灌注化療栓塞(TACE)、外科等角度介紹肝癌的多學科綜合治療。
在今年舉行的第51屆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一項關於射頻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聯合化療用於不可切除的結直腸癌肝轉移(CRCLM)患者研究的長期生存結果發布,引起了人們極大的關注。
這項研究評價了全身化療聯合RFA局部治療用於不可切除的CRCLM患者(病灶數>9且不合並肝外轉移)的獲益。2012年該研究已報道了隨訪30個月的患者總生存(OS)和無進展生存(PFS)數據,此次年會則報告中位隨訪9.7年的OS結果。
研究於2002-2007年納入119例患者,隨機給予單純化療(59例)或化療聯合RFA(60例),兩組化療均采用FOLFOX方案(奧沙利鉑85mg/m2、亞葉酸鈣、5-氟尿嘧啶)聯合貝伐珠單抗。原先不可切除的病灶經過化療轉化為可切除後,單純化療組患者可行手術切除。主要終點為聯合治療組的30個月OS率>38%。次要終點是OS和PFS。
結果顯示,化療聯合RFA組30個月OS率為61.7%,單純化療組也高達57.6%。中位隨訪9.7年後,92例患者死亡,其中單純化療組53例,化療聯合RFA組39例,兩組OS率有顯著性差異(P=0.01)。化療聯合RFA組與單純化療組的中位OS期分別為45.6個月和40.5個月。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邢寶才教授在研究點評中指出,由於肝轉移切除後的殘餘肝體積必須大於30%,而很多多發肝轉移分布在不同的肝段,切除所有病灶會造成殘餘肝體積不足。射頻的微創優勢可在完全毀損肝轉移灶的同時,保留更多肝體積,使患者既達到R0治療又能保證正常肝髒功能。對於不可切除的肝轉移患者,射頻聯合化療的方法可使其又增加一種治療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