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性結直腸癌維持治療中國專家共識》發布

作者:千蔚 整理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5-10-08

9月17日,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年會在廈門順利拉開帷幕。會議期間,《轉移性結直腸癌維持治療中國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的發布會也如期舉行。本次會議由上海瑞金醫院張俊教授主持,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徐瑞華教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沈琳教授共同出席。會上2位專家對維持治療共識的誕生、發布感慨良多。在隨後進行的訪問中,2位共識執筆專家也對臨床實踐中維持治療的理念、策略以及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詳盡的闡述。現整理精華內容,希望為結直腸癌治療提供依據。

張俊教授主持本次維持治療共識發布會

徐瑞華教授、沈琳教授出席維持治療共識發布會並發表各自觀點

執筆人談·維持治療共識誕生,為一線臨床提供良好依據

徐瑞華教授作為本次共識的牽頭執筆專家,在大會伊始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指出,本次維持治療共識的製定,凝聚了多方人員的心血。過程中開了多次會議,同道間亦經曆很多的疑問、碰撞,最終,針對不同的觀點,大家對整體治療的策略達成了共識,並逐步地進行完善。現在也已完成英文版,準備投稿在《癌症》(CJC)雜誌當中。

中國結直腸癌患者人群較為龐大,臨床工作複雜,亟需這樣的共識來指導常規的診療,從而使得患者得到更好的診療手段,這也是製定本次共識的初衷。同時,仍需要大家的不斷努力,積累相關素材,繼續開展維持治療相關的臨床研究,為共識的不斷更新和推薦貢獻力量。

專家觀點·維持治療共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沈琳教授指出,每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等各個國際大會都有維持治療的相關報道,這也就意味著在這個領域並沒有達成共識,還存在很多值得探討的爭議,而這種爭議恰恰是與患者臨床特征所相關的。

如何能夠選擇出哪些患者能夠在維持治療中獲益,是我們臨床醫生所特別關注的。特別是一些基層醫生,沒有太多的患者供其實踐和探索,因此,亟需一個共識,來為其臨床實踐提供指導。基於這些原因,徐瑞華教授牽頭,帶領我國很多致力於結直腸癌藥物治療的團隊,通過反複地收集國內外相關的循證醫學證據,並參考大家在臨床實踐中的一些共同認識,從而形成了現在發布的共識版本。

但事情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共識製定的過程中麵臨了種種的困難和爭議,使得本次共識直到成稿時還在不斷地修改。現在公布的共識其實也並不是最完善的,需要大家在實踐當中不斷地進行驗證、補充和修改,使其進一步完善。

現場問答·維持治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Q1:目前,發布的專家共識是基於哪些臨床研究等循證醫學結果?

徐瑞華教授表示,專家共識同樣是循證醫學的組成部分。維持治療現已廣泛地運用在臨床策略當中。國內外權威指南中也均提到維持治療的理念。

但我們國家結直腸癌發病、治療等均具有中國特色,特別是在靶向治療領域,還沒有太多自己的數據和材料,更多的是中國當前的經濟能力還不能完全承擔一線靶向治療,為此,亟需開展適合中國國情的診療方案和策略。

國際上已有很多的Ⅱ~Ⅲ期臨床研究,提供了相關的參照。國內近些年也在不斷地開展一些臨床研究,旨在找到有效且經濟的診療方案。例如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進行的一項隨機對照臨床研究就觀察到,使用卡培他濱維持治療能夠為患者帶來無進展生存期(PFS)的延長,該研究也在本次CSCO大會上做了口頭報告。他認為,現在已經是時候頒布我國的專家共識,來結合中國國情,使得臨床診療方案更接地氣。

Q2:專家共識轉化為臨床實踐比較漫長,也具有挑戰性。該共識會為臨床工作中維持治療的哪些方麵給予指導意見?

沈琳教授在對這一問題的回答中指出,在當前製定臨床治療方案前,要給患者什麼樣的藥物?治療的時機是什麼?什麼情況下停藥、什麼情況下繼續用藥?這些因素都是臨床醫生需要納入考慮的。

而在本次共識當中,對這些原則性的問題都有相應的指導性建議。如果在臨床當中遇到較為困惑的問題,無法做出明確治療選擇的時候,可以試著從共識中尋找可以參考的意見。不過,也不是每個患者的治療決策都能夠從該共識中尋找到答案。治療前需要綜合考慮:維持治療能夠為患者帶來多少獲益?患者能否耐受這樣的治療?是否治療會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工作生活狀態?其經濟能力能否承受?這些也都是臨床中采用維持治療前需要明確的內容。

例如5-氟尿嘧啶維持治療的方案現在基本不予采用,因為使用泵入方式並不方便,將影響患者的生活節奏。因此給予口服藥物如卡培他濱能有效解決這類問題,其3周的給藥方式也能夠方便患者的治療。

在臨床實踐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但是針對其治療的目標和原則是一致的。因此,共識中對於治療的目標、原則、方案等都做出了具體的闡述,相信大家都會在其中找到相應的答案。

Q3:如何展望維持治療未來的發展方向?

徐瑞華教授表示,隨著疾病治療水平的不斷提高,腫瘤患者的生存時間也會逐漸延長,因此,相信維持治療也將會發揮越來越強大的作用。

當前結直腸癌維持治療中常用的藥物包括化療治療的卡培他濱及靶向治療中的貝伐珠單抗。此外,當前也有很多藥物瞄準維持治療,例如已經獲得初步療效認證的免疫治療藥物也開始探索其在維持治療領域的方向。

雖然不能完全治愈腫瘤,但能夠延長患者生存、改善生活質量一直是腫瘤學者們的夢想。維持治療作為相對有效、低毒的治療方案對患者來講至關重要。今後,維持治療的發展之路勢必越走越寬廣,臨床應用這一手段的機會也會與日俱增。

沈琳教授希望大家再暢想得更遠一些。例如當前血液係統腫瘤的治療手段包括誘導、鞏固及維持。那麼當前結直腸癌采取的維持治療,是否將來能夠獲得更多有效藥物?甚至將來的維持治療,會像當前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突變患者應用酪氨酸激酶抑製劑(TKI)、伊馬替尼治療胃腸道間質瘤一樣,作為以年為單位的長期用藥而為患者帶來長期的生存獲益。將來,例如免疫治療和一些其他精準治療的藥物,或許就會在維持治療方麵找到突破。

關鍵字:轉移性,結直腸癌,維持治療,共識,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