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O青年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陳功教授
關鍵詞一:專場特色
將繼續教育專場與最新進展專場分離,凸顯國際化
今年的CSCO年會在形式上與內容上都越來越趨於國際化,其中將繼續教育專場與最新進展專場剝離即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變化。與最新進展專場不同,繼續教育專場重點是麵向年輕醫生,重點是傳遞規範的治療原則和方法,對領域內尚有爭議的新進展相對涉及較少。因此,這次將這兩個專場分開,使得會議更加具有針對性,使不同層次的醫生可根據自己需求選擇不同的專場。
本次繼續教育專場由青年委員會負責組織,在前輩專家的指導下,共設計了肺癌、乳腺癌、胃腸腫瘤等7個常見癌腫的專場。同時,為了增加各個專場的吸引力,每個專場都會邀請各自領域內非常資深的專家主持會議和講課,但主要的報告專家還是青年醫生,這也給了青年醫生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另外,除了學術內容的報告外,在內容的設置方麵還結合了典型病例,這樣理念聯合實踐,應該能達到更好的知識傳播效果。
新增中國臨床腫瘤學進展報告會
近年來,由中國學者主導的有國際影響力的臨床研究越來越多,為了讓臨床醫生了解我們國家的研究者在臨床腫瘤學方麵做出的傑出工作,在CSCO理事長吳一龍教授倡導和策劃下,我們嚐試在繼續教育專場中新增設了中國臨床腫瘤學進展報告會,按照一定的標準挑選由中國學者開展的一些受國際認可的臨床研究,由青年委員會專家對研究進行分析和報告,同與會者一同展開討論,在了解這些工作的基礎上,更多的是學習如何開展更有意義的臨床研究,相信這樣的內容不會讓參會者失望,會對我們的臨床科研工作帶來有益啟發。
關鍵詞二:精準醫療
實現腫瘤的精準治療,仍任重道遠
精準醫學應該說是醫學發展的一個方向,事實上我們所強調的個體化治療及3R治療應該都是精準治療的一個前身,但其都是基於患者的臨床特征進行治療選擇。而當前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進展,基礎研究的深入,使我們意識到癌症都是與基因改變相關的疾病,隻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其發病的真正機製,才能更加準確地針對每個患者的發病病因進行治療。因此,精準治療應該是基於關於癌症發病機製基礎研究的突破,隻有找到真正導致疾病發生的“ 罪魁禍首”,才能真正實現精準治療。
但不得不說,雖然人們都在熱議精準醫療,但想要實現它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目前麵對的現實是,對於癌症發病的病因,仍不清楚,如腫瘤異質性較強的胃腸腫瘤,我們對其確切的發病原因知之甚少,在這樣的前提下,任何的精準治療都隻能是“空中樓閣”。
化療的精準治療仍有待新突破
在精準治療中,與靶向治療不同,化療屬係統治療的一部分,那麼如何實現化療的精準個體化選擇呢?眾所周知,任何一個化療方案不可能對每個患者都有效,那麼精確地找出對特定化療藥物或方案有效的人群也應稱之為化療的精準治療。
應該說領域內研究者對如何更加精準地預測患者對化療藥物的療效進行了諸多探索。今年ASCO上Ajani教授也提到了未來對卡培他濱及5-FU的研究將從生物學著眼。No.16968研究七年隨訪結束後公布的數據也顯示,腫瘤DPD酶表達水平與卡培他濱的療效呈負相關,且高表達及低表達人群的DFS及OS差異具統計學意義。目前在這一領域我們取得的成果依然很少,尚不能影響臨床實踐。但這的確是非常吸引人的研究方向,兩個氟尿嘧啶類的藥物,S-1與卡培他濱,為何S-1在Ⅲ期結腸癌輔助治療的研究失敗了,而卡培他濱單藥則能獲得適應證,這一現象是否與酶的表達有關,這是值得更多探討的。當前在這一領域所得到的結論尚不一致,確切的答案仍有待更多的證據證實。
除藥物選擇外,精準治療應該還包括藥物劑量的個體化,但這在臨床較難實現,聯合化療的應用使得藥物嚐試監測麵臨挑戰。目前主要應用經臨床研究驗證過的標準劑量給予患者治療,如患者應用標準劑量即已出現毒性反應,則下調劑量,反之亦然。比如伊立替康的應用需要檢測患者的UGT1A1 基因型,並相應調整藥物劑量。通過這種給藥劑量“個體化”的方法,伊立替康及FOLFIRI方案的安全性得到提升,逐步為臨床所接受。
抓主要矛盾是當前臨床診療重點
為更好地做好當前腫瘤的臨床診療工作,從國家層麵,應將腫瘤防治的重點前移,做好預防及早診工作;而多數臨床醫生應緊隨指南與共識,規範臨床實踐;少數臨床研究領軍人物則應代表中國,開展更多具本土特色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