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流行病學及防治研究現狀

作者:廣西壯族自治區腫瘤醫院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朱小東 蘇芳 陳澤曇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5-09-02

大多數國家鼻咽癌發病率及死亡率均<1/10萬。

在世界範圍內,鼻咽癌屬罕見腫瘤,約80%鼻咽癌發生在我國,鼻咽癌是極具中國特色的惡性腫瘤,其發病與EB病毒相關,並有明顯的地域分布特點和種族差異。在我國南方(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區,鼻咽癌的發病率尤為突出,嚴重威脅著當地人民的健康。正由於鼻咽癌的這種流行病學特點,我國鼻咽癌的防治為全球所關注。本文概述了我國鼻咽癌流行狀況及預防控製現狀,以期為今後鼻咽癌研究和防治工作提供參考。

我國鼻咽癌流行概況

我國鼻咽癌防控現狀

1 鼻咽癌防控措施主要是二級預防

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鼻咽癌作為我國兩廣(廣東、廣西)地區的高發病,給當地人們帶來了極大威脅。目前鼻咽癌的發病機製尚不清楚,已知的危險因素也無法從病因角度采取預防措施。鼻咽癌病例的預後與其是否早期診斷有著密切關係,但由於篩查覆蓋率有限,人群死亡率的改變仍不明顯,鼻咽癌篩查的效果仍須長期觀察評價。

2鼻咽癌高發現場防治工作成果

我國癌症的防治工作起步於癌症高發現場。第1次死因回顧調查明確了我國許多癌症如鼻咽癌、食管癌、肝癌等呈地域性高發,之後相繼在這些地方建立了癌症防治機構,形成了癌症高發現場。在癌症高發現場開展癌症早診早治,是癌症防治的重要工作內容,兩廣地區鼻咽癌篩查為我國癌症篩查理念的建立打下了基礎。

廣東四會和廣西蒼梧是鼻咽癌高發地區,2006年以來被確定為原衛生部鼻咽癌早診早治示範基地,並在早診早治項目支助下開展以EB病毒檢測為初篩手段、鼻咽纖維鏡和病理活檢為確診手段的健康居民鼻咽癌篩查。

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鼻咽癌防治研究協作組

1973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毅在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病毒學研究所成立了EB病毒與鼻咽癌研究組,將研究重點放在分離EB病毒和建立鼻咽癌EB病毒血清學早期診斷的方法。

1977年

廣西鼻咽癌防治研究協作組成立,在蒼梧縣建立了國際上首個鼻咽癌防治研究現場、中國首個縣級鼻咽癌防治機構――蒼梧縣鼻咽癌防治所、國際上首個鼻咽癌社區防治網絡。40多年來,協作組針對鼻咽癌的早期發現與篩查、病因學與發病機理、臨床診斷與治療、遺傳易感性與發病的環境因素等方麵開展全方位研究。廣西另一個能在國際保持領先的經驗在於堅持“實驗室――現場――醫院”相結合,在鼻咽癌的篩查和防治過程中,堅持由實驗室提出假設,再進行現場驗證,最後由醫院實踐,循環往複,將理論和實踐間不斷轉化,最終目標就是通過早期診斷及預防疫苗能夠控製鼻咽癌。鼻咽癌癌防治被列為廣西健康惠民工程重要內容

2012年,廣西健康惠民工程啟動,將鼻咽癌癌防治列為健康惠民工程重要內容,自治區腫瘤醫院、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及自治區人民醫院等3家醫院作為自治區級鼻咽癌防治中心,分片包幹指導各項目縣(市、區)開展具體工作,要求各地以早診早治為重點,對項目地區鼻咽癌高發年齡居民開展聯合篩查,及時發現高危人群並進行隨訪複查,力爭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高鼻咽癌治療效果和患者生存質量。

6600萬元 自治區政府籌措資金

2013-2015年

在南寧市(興寧區、江南區、青秀區、西鄉塘區、邕寧區、良慶區)、貴港市(港北區、港南區、覃塘區)和崇左市(江州區及扶綏縣)、賓陽縣、隆安縣、合浦縣、桂平市、平南縣、田陽縣、田東縣、蒼梧縣、岑溪市、博白縣、陸川縣等22個縣(市、區),對轄區30~59歲居民開展鼻咽癌聯合早診早治。目前建立了自治區、市、縣、鄉4級鼻咽癌防治機構,逐步建立一級衛生機構篩查、二級、三級衛生機構規範診療、係統康複回基層的長效機製。

鼻咽癌防治效果

鼻咽癌有其迥異於其他頭頸部腫瘤的獨特生物學特性,因而放療成為鼻咽癌的主要治療手段。隨著基礎研究、診斷技術以及放療設備和技術的不斷更新,鼻咽癌治療效果有了長足進步。本院鼻咽癌治療曆史生存率數據顯示:20世紀50年代,使用深部X線治療鼻咽癌5年生存率僅為20%左右;60年代,60Co治療的5年生存率為30%左右;80年代,60Co及直線加速器治療的5年生存率為50%左右;90年代以後,治療效果明顯提高。

鼻咽癌治療存在三大挑戰:一是怎樣解決靶區高劑量和正常組織低耐受量之間的矛盾;二是提高生存率的同時如何控製正常組織所受劑量,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三是怎樣降低遠處轉移率。

調強適形放療(IMRT)作為腫瘤放射治療的新技術能達到同時滿足靶區的高劑量和周圍正常組織低劑量的雙重效果,有望解決鼻咽癌治療的前兩大難題。IMRT由於其高劑量區在三維方向上可以靶區一致以及精確定位、精確治療和進行圖像引導放療等特點,已作為嶄新的治療方式自本世紀初在我國逐步開始使用,大大提高了鼻咽癌患者的局部控製率。

與普通放療相比,IMRT不管是總生存率或是無瘤生存率,均獲得了明顯改善,並且治療後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治愈患者休息恢複一段時間後都能進行正常的生活及工作。

前景、展望

經過多年針對高發區的鼻咽癌研究和控製工作,我們已積累了大量的實際經驗,初步探索出了切合我國實際的鼻咽癌防控道路。通過加強政府領導,開展與專業機構組織等多部門合作,全社會參與,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為指導原則,因地製宜地開展鼻咽癌防治將是今後的工作方向。

目前,國家在鼻咽癌防治方麵加大了經費投入,以早診早治為主,通過體係建設,完善信息係統,加強技術培訓,提高公眾的認知程度,極大推動了鼻咽癌防治事業的開展。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劇,近幾年我國鼻咽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因此,我國鼻咽癌的預防控製工作需要政府的頂層設計,健全鼻咽癌防治體係,加大投入,全方位立體地開展防治工作。

在未來幾年,我國需要進一步加強政府在鼻咽癌防治工作中的職能,采用綜合化的防控理念,建立健全工作體係,通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普及公眾的防癌知識,開展全民戒煙運動、疫苗接種、健康生活方式活動等綜合措施,降低危險因素的危害程度。同時在高發區繼續推廣鼻咽癌早診早治和篩查工作,確保最大程度地提高篩查收益,提高早期鼻咽癌的檢出率和早期治療率,有效提高鼻咽癌患者的治愈率。

關鍵字:鼻咽癌,流行病學,防治,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