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東南大學醫學院附屬江陰醫院腫瘤血液中心和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中心的研究人員共同發表論文,旨在探索外周血miR-183作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轉移標誌物的可能性。研究指出miR-183可能成為NSCLC轉移的新的標誌物。該文章發表在2012 年6卷02期的《中華臨床醫師雜誌》上。
用莖環RTI-PCR法檢測正常組、Ⅰ/Ⅱ期NSCLC組及Ⅳ期NSCLc組的外周血miR-183水平,對所得數據用F檢驗和q檢驗進行統計分析。
三組外周血中均能檢測出miR-183表達,其中正常組與Ⅳ期NSCLC組。Ⅰ/Ⅱ期NSCLC組與Ⅳ期NSCLC組的外周血miR-183水平有統計學差異(q=4.82,P<0.05;q=5.63,P<0.05);而正常組與Ⅰ/Ⅱ期NSCLC組相比則沒有統計學差異(q=1.98,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