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健 院士
2015年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年會暨第二屆中華長城-東方腫瘤高峰論壇上,丁健院士介紹了精準醫療時代的抗腫瘤新藥研發情況。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今年年初的國情谘文使“精準醫療”成為2015年醫藥領域的“熱詞”。丁健院士介紹,盡管有失偏頗,但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主任柯林斯(Collins)對精準醫療核心內容的注釋是開展個性化藥物研究,實現藥物針對特定疾病亞型的精準化,其成果出口和實現手段是針對特定疾病亞型的精準化藥物(個性化藥物)。
腫瘤高度異質性的特征決定了精準醫療的重要性,以非小細胞肺癌(NSCLC)為例,腺癌的分子分型已經達到15種以上;而作為TCGA數據的一部分,胃癌也可以被細分為4個分子分型並對應相應的靶向藥物/靶點治療。然而,丁健院士認為,盡管這一理念非常理想,但是現有的資源仍難以滿足需求,臨床實踐中仍存在有限的治療有效率以及高發的耐藥率等問題。
為了切實實現腫瘤治療的精準化,在抗腫瘤新藥的研發中,不但療效預測標誌物(predictivebiomarker)必不可少,療效監控標誌物(responsebiomarker)也不容忽視,後者的用途是盡早明確療效,避免不敏感人群的無效給藥,監控耐藥發生,輔助聯合用藥策略的選擇,最終起到引導臨床決策的作用。
結合實際,丁健院士介紹了其團隊的藥物研發策略以及正在與國外製藥企業聯合開發的高選擇性抗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FGFR)與抗血管雙重機製的酪氨酸激酶抑製劑(TKI)lucitanib的開發理念以及臨床研究結果。在歐洲進行的初期研究的效果顯著,於中國開展的研究也正在穩步推進。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