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釗猷 院士
在2015年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年會暨第二屆中華長城-東方腫瘤高峰論壇上,湯釗猷院士對有“中國特色的醫學”的定義是,“多快好省地治療病人,有原創的理論與技術,中西結合,辯證思維;有崇高的醫學人員形象”。他開宗明義地指出,發展有中國特色的醫學關鍵是“加強軟實力的建設”,盡管其涉及內容廣泛,但有4個要素不可或缺:曆史使命、逆向思維、中國元素、兩腿走路。對於“曆史使命”,湯院士解釋,臨床醫生有3個不同層次的目標,學習引進、開展研究、新的思維,而作為最高層次的新思維,即是我們曆史使命――用中國特色醫學貢獻世界。實現這一目標,首先要做到學習與質疑結合,敢於逆向思維,湯院士將自己團隊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兩項課題皆歸功於這一思維方式的運用;而中國元素的核心是“符合國情”和“中國思維”,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貫徹的我國主要癌症(肝癌、胃癌、食管癌)預防為主的應對模式以及基礎、臨床、現場“三結合”的研究經驗,就是這一元素的很好實踐。“關鍵是從實際需求出發,注重實效;‘兩腿走路’一方麵是指宏觀與微觀的結合,另一方麵是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湯院士強調。
最後,湯院士以一幅親筆題字與連綿群山中的璀璨朝霞攝影作品結束了自己演講,“人的一生不在於做了幾件事,而在於做成了幾件事,”他說,“(以此)預祝大家在發展有中國特色醫學中作出更大的貢獻!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