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ASCRS】開腹直腸癌低位前切除術

作者:北京大學腫瘤醫院 陳楠 潘宏達 張大奎 顧晉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5-07-07

        近年來,達芬奇機器人技術在結直腸手術暫露頭角。美國結直腸外科專家馬多夫(Robert Madoff)教授在主題發言中將低位直腸比喻為“深井”,對於狹窄的盆腔而言,低位直腸切除術就像是“礦工在挖井”,不僅“灰頭土臉”而且時刻都存在危險。而如今達芬奇機器人用機器代替了“礦工”,至於“挖井”——直腸切除這件事,已經不是灰頭土臉的體力勞動,而是機器手臂在遠程操作下的精確實踐。

        對於傳統的開腹直腸癌低位前切除術,核心問題是血管結紮、係膜完整和盆腔自主神經的保護。

        血管結紮

        血管結紮分為高位結紮和低位結紮。對於局部分期較晚的患者,高位結紮理論上可以實現血管根部(腸係膜下血管根部)淋巴結的清掃。而對於局部分期較早、無明確血管根部淋巴結轉移的患者,低位結紮則可更多地保護吻合口的血運。關於高位和低位結紮的爭論在學術界一直持續。一項納入250例Ⅲ期直腸癌患者的回顧性分析發現,高位結紮和低位結紮患者在總生存上無明顯差異,這意味著不同的血管離斷方式並不會帶來生存獲益的改變。

        係膜完整性

        全係膜切除術中係膜完整性決定局部複發的風險。係膜完整的患者相比於係膜內切除和僅肌層切除的患者,術後3年局部複發率分別為4%、7%和12%。全係膜切除是顯著降低局部複發的保證。

        自主神經保護

        盆腔內直腸周圍的常見神經主要有下腹下神經和骨盆內髒神經,分別支配射精和勃起的功能。直腸低位前切除術中應盡可能保護這兩組神經及其功能,提高術後患者生活質量。

        Madoff教授在報告的最後將直腸低位前切除術總結為全直腸係膜切除(TME)手術的3個要點,即:盆腔操作的銳性分離和直腸係膜的完整性;血管的高位結紮;自主神經的保護。

關鍵字:,2015,ASCRS,,直腸癌,低位前切除術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