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10月2日,2012年歐洲內科腫瘤學會年會(ESMO 2012)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
會上,研究者報告的一項對比坦羅莫司和索拉非尼二線治療腎細胞癌效果的Ⅲ期臨床試驗(INTORSECT研究)結果表明,前者與後者相比不改善患者生存。
兩種藥物抑製不同靶點:坦羅莫司靶向調節細胞生長和增殖的mTOR,而索拉非尼抑製幾種酪氨酸激酶。
該研究是在腎細胞癌中開展的首項頭對頭對比VEGF抑製劑和mTOR抑製劑效果的Ⅲ期臨床試驗。因此,來自美國的Thomas Hutson博士指出,該研究對患者和醫生具有重要意義。
Hutson博士解釋說,在先前未接受治療的預後較差的晚期腎細胞癌患者中,坦羅莫司已經被證明總生存益處大於幹擾素α,但是其對已經接受一種VEGF抑製劑治療的患者療效如何尚不清楚。
INTORSECT研究共納入了來自112個中心的511例腎細胞癌患者,這些患者在接受一線舒尼替尼治療後疾病出現進展,美國東部腫瘤協作組(ECOG)體能狀態評分為0或1分。坦羅莫司和索拉非尼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分別為4.28和3.91個月,中位總生存期分別為12.27和16.64個月。
基於上述結果,研究者發現坦羅莫司在主要終點無進展生存或次要終點總生存方麵不優於索拉非尼。
該研究表明,對於舒尼替尼治療後進展的患者來說,抑製VEGF通路可能優於mTOR抑製劑。此外,對於經過挑選的非透明性腎細胞癌患者和/或PS評分差的患者一線治療可能適合選擇mTOR抑製劑。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專題報道:http://zt.cmt.com.cn/zt/esmo2012/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