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諾獎獲得者醫學峰會】端粒和端粒酶對癌症和衰老的作用

作者:論壇報腫瘤 來源:壹生 日期:15-06-16

        演講嘉賓:傑克·紹斯塔克(Jack W. Szostak),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與伊麗莎白·布萊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卡羅爾·格雷德(Carol W. Greider)一起因發現了端粒端粒酶保護染色體的機理而獲得了2009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研究興趣:生命的起源和早期進化,端粒和端粒酶

        演講題目:端粒和端粒酶對癌症衰老的作用

        演講摘要:端粒即染色體末端,由短的富鳥嘌呤DNA序列伸長段組成,被一組複雜的蛋白質覆蓋。我會以回顧早期細胞學研究史和早期的酶學研究開始:早期細胞學研究表明端粒具有阻止正常修複損壞DNA 末端反應的特殊性能,早期的酶學研究表明完成端粒DNA 複製需要一個特殊機製。然後我會討論在我的實驗室和伊麗莎白·布萊克本的實驗室進行的研究,我們的研究發現了合成端粒DNA的酶:端粒酶。此項發現後不久,我們兩個實驗室都進行了涉及細胞衰老和老化中端粒酶缺乏的的研究。很多實驗室哺乳類係統的後續研究顯示,大多數腫瘤的端粒酶水平升高,使腫瘤細胞無限製分裂。這產生了端粒酶在體細胞內被切斷作為防止腫瘤生長手段的早期模型,但代價是幹細胞的有限分裂可能性,導致由於組織再生失敗引起的多方麵老化。近期的更多研究產生了更加微妙的觀點,這個觀點認為低端粒酶水平造成端粒縮短和過度分裂細胞的染色體畸變,進而導致腫瘤初發,但是接下來的端粒酶激活對初期腫瘤持續生長很重要。我會以近期端粒和端粒酶對癌症和衰老作用的研究綜述結尾。

        演講PPT請閱覽PDF文件。

關鍵字:端粒,端粒酶,癌症,衰老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