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乳放療到APBI,再跨一步就是完全地減免術後放療,這是治療原則上跨度最大的一步,也是需要臨床實踐不斷驗證的最重要一步。在此方麵,國際上真正的大樣本臨床研究隻有3項,共性的部分都是入組激素受體(HR)陽性、而且內分泌治療依從性良好的早期患者。把這3個研究彙總為表2
表2對比老年患者保乳術後是否接受全乳放療的前瞻性研究
我們可以從中得出以下啟示。①50歲及以上患者單純內分泌治療的年局部複發風險超過1.5%,不宜推薦減免放療。②不同年齡段的老年患者從術後放療中獲得的相對益處仍然相似,但是隨著年齡增加,絕對的獲益值在下降。
基於這些客觀數據,臨床實踐中的核心問題是,我們如何界定“假設不進行放療的複發率”的安全定義。根據PRIMEⅡ的研究設計,放療無效的假設是“有、無術後放療的兩組5年局部複發率分別為2%和5%,絕對值相差不超過3%”。根據客觀的研究結果,兩組的局部複發率絕對值相差2.9%,但是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002),說明在這樣低危的老年患者中,術後放療仍然可以顯著降低複發風險;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複發的絕對值又是相當低。那麼換算下來,在這樣的人群和基線治療下,最多有4.8%的患者可能因為減免術後放療而出現局部複發。因此,針對這個研究,究竟我們把其結果解讀為陰性還是陽性,則完全決定於我們內心認可的安全邊界。
從保乳術後複發的自然病程、局部複發和生存率的影響等多個角度考慮,國際同行目前推薦,在不進行放療的5年複發率不超過5%、或者說放療與否的絕對獲益相差不超過4%的前提下,可以考慮對老年低危乳腺癌患者減免全乳放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