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突變的表皮生長因了受體(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製劑(TKI)用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已經發展10多年,取得了較好療效並積累了大量經驗。第一代EGFR-TKI藥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通過優化與其他療法聯合,以取得最大臨床獲益。當病人接受EGFR TKI治療後,最終會出現疾病進展,約60%的TKI耐藥病人可檢測到T790M突變。為了克服EGFR-TKI耐藥,人們在不斷研發新一代的TKI藥物。本文將著重介紹2014年ASCO公布的第三代EGFR-TKI的數據。
第一代EGFR-TKI:
1.吉非替尼(易瑞沙,Gefitinib),阿斯利康公司
2.厄洛替尼(特羅凱,Erlotinib),羅氏公司
3.埃克替尼(凱美納,Conmana),浙江貝達藥業有限公司
第二代EGFR-TKI:
1.阿伐替尼(Tovok^TM,BIBW-2992),勃林格殷格翰公司開發,是EGFR和HER2的強效、不可逆抑製劑。
2.Dacomitinib(PF-00299804),輝瑞研發,抑製EGFR, HER2和HER4
3.來那替尼(Neratinib,HKI-272),惠氏製藥有限公司,抑製EGFR和HER2
第三代EGFR-TKI
1. AZD9291
AZD9291是針對EGFR的不可逆抑製劑,對於T790M耐藥突變有療效。AZD9291是在一項I期多中心研究中進行測試,包括劑量遞增隊列,和隨後的擴大隊列研究(Abstract 8009^)。所有患者要為EGFR突變或經EGFR TKI治療有效。31人進入劑量遞增隊列研究,在以後的201人參加的擴大隊列研究中,都檢測T790M突變狀態。
該研究發現在任何劑量組都沒有劑量限製性毒性,沒有定義最大耐受劑量(MTD)。232名病人中,隻有4名病人因為不良事件減少劑量,有10名因不良事件停藥。
在205名可評估患者中,客觀緩解率為53%。各劑量水平間的緩解率類似,最高緩解率(67%)出現在240mg劑量組,總疾病控製率為83%。
在107名T790M陽性患者中,客觀緩解率(OR)為64%,疾病控製率(DCR)為94%;在50名T790M陰性的OR為22%,DCR為56%。最長反應期為7.5個月。
II期研究選定的藥物劑量:80mg QD,FDA已經將AZD9291授權為突破性藥物,III期AURA試驗將會與鉑類雙藥化療進行對比。
2. CO-1686
另一個新藥是CO-1686,靶向常見的EGFR突變和T790M突變,該新藥目前正在進行I期/II期研究(Abstract 8010^)。
CO-1686研究包括劑量遞增和劑量擴大隊列,也沒有確定MTD。報道者Sequist博士說:CO-1686是唯一一個可以完全繞開野生型EGFR的藥物,不良反應更小。D 72名治療患者中,隻有3名患者有皮疹,而且都是1級。一些患者出現高血糖,16名患者為3級。
在40名T709M陽性病人中,客觀緩解率為58%,所有劑量水平都可以看到緩解,從625mg BID到1000mg BID。中位PFS目前尚未達到,有可能超過12個月。
CO-1686的後續研究包括TIGER3III期隨機對照試驗,比較新藥物和化療在T790M陽性NSCLC患者中的應用。CO-1686作為一線藥物顯示出優於厄洛替尼的活性。厄洛替尼耐藥後仍然會快速顯示療效,而且反應較持久。
3. HM61713
HM61713是另外一種口服、選擇性EGFR突變和T790M抑製劑,在臨床前研究中顯示出很強的抗腫瘤活性,皮疹和腹瀉等較輕。I期研究主要評估了該藥物的安全性、藥代動力學和初步的療效(Abstract 8011)。
劑量遞增部分包括35個病人,300mg的劑量擴大隊列包括兩組:組A包括42名是TKI治療失敗4周內的患者;組B是41名TKI失敗4周以上者。在擴大多列中,57.8%確認為T790M突變陽性,同樣沒有達到MTD。
安全性評估(118名):惡心(32.2%)、表皮剝脫(26.3%)、頭痛(24.6%)和皮疹(23.7%)是最常見的毒性反應,表明該藥物沒有完全避開野生型EGFR。3級或以上的不良事件非常少見,有1例頭痛,1例食欲不振,3例3級及以上的呼吸困難。最常見的實驗室異常是ALT升高(6.8%)和血小板減少(5.9%),3級事件罕見。隻有兩個病人由於不良事件停藥,有兩個病人出現劑量限製性毒性。
在擴大隊列中有82名可評估的患者,緩解率為21.7%,疾病控製率為67.5%。Kim博士指出,該藥物在T790M陽性病人中療效更為突出,緩解率和疾病控製率分別為29.2%和75.0%,陰性患者分別為11.8%和55.9%。突變陽性患者中位PFS為18.9周,陰性患者為10.0周。HM61713耐受性良好。
來源:http://am.asco.org/daily-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