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叔逵教授
2012年9月19-23日,第十五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暨2012年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學術年會在北京九華山莊舉行。會議期間醫學論壇網記者采訪了CSCO主任委員秦叔逵教授。
醫學論壇網:本屆CSCO年會有什麼亮點?
秦叔逵教授:本屆CSCO年會恰逢CSCO成立15周年,大會主題是“推廣國家規範,促進臨床研究”,這就是我們本屆年會的特點。目前,在衛生部醫政司的領導和組織下,國家製定和頒布了常見腫瘤診療規範。與國際指南或規範相比,這個規範貼合中國國情,更適合中國的醫生和病人,因此,本屆年會上,CSCO責無旁貸地組織學習這個規範。當然,這個規範隻是初步製定,必定有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我們通過臨床和轉化研究為其不斷完善和提高奠定基礎。
15年來,在國家的支持下,CSCO逐步發展壯大,現有12000名個人會員,其中70%以上具有高級職稱,他們大部分是醫院的科室主任、學科帶頭人或院領導。隨著國家的繁榮富強,CSCO的在國內外的學術地位不斷提高,本屆會議來了幾十位“重磅”外賓,其中包括美國腫瘤學會主席、日本腫瘤學會主席、歐洲血液病學會主席和瑞士腫瘤學會主席等等,他們的到來說明了國際腫瘤學界對CSCO大會和CSCO本身的重視。
本屆年會我們更加注重原創性的東西,正如孫燕院士在大會開幕式上所講,團結、協作、務實是我們的宗旨,創新是人類進步的靈魂,也是CSCO發展的動力。創新就是要發展新技術和新方法,進而提高我們的水平,因此本次會議對創新性研究給予高度關注,第一天的報告基本上是國內學者對國際或國內腫瘤學研究結果的發布。我們希望未來CSCO能成為全中國乃至亞洲和全世界腫瘤學研究成果的一個重要的發布平台。
CSCO的不斷發展需要新生力量的注入。這次會議我們更加重視年輕醫生, CSCO青年專家委員會發揮了重要作用,組織了多場別開生麵的活動,會場擠得水泄不通,充分體現了大家對這些活動的重視。很多中青年專家、學者是有國內外工作或學習經曆的高學曆人才,他們才思敏捷、學術水平很高,他們的加入將對CSCO的未來有不可估量的貢獻。
本屆年會也有一些不足,比如在硬件設施上和軟件服務上還需要進一步的提高等等,這是我們會後要好好總結的。
總之,CSCO有4個第一,即學術第一、公益第一、服務第一、奉獻第一。我們這次會議就充分體現了這4個第一。
醫學論壇網:請您給我們簡要介紹一下, CSCO在過去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績?
秦叔逵教授:CSCO會員是老、中、青三代的結合,許多著名的專家,特別是吳孟超院士、孫燕院士、廖美琳教授和管忠震教授為代表的老一代專家起了引路人的作用。現在中青年一代的專家也正發揮重要作用,通過老中青三代的共同努力,CSCO正逐步發展壯大。
CSCO是一個非盈利性、群眾性和專業性的學術組織,大家來集思廣益,共同進步,學術活動是CSCO的生命線,我們所做的工作目前主要包括4個方麵。
第一是臨床腫瘤學的繼續教育。臨床腫瘤學的發展日新月異,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就需要不斷的去學習。
第二是學術交流。不同地域和不同學科之間的相互交流,對於臨床腫瘤學的發展和進步非常重要。
第三是推動臨床研究和轉化研究。要想進步,創新是很重要的。循證醫學時代,研究是創新的必由之路,因此我們非常重視臨床研究和轉化研究。
第四是製定專家共識和臨床實踐指南。迄今為止,我們已經出了一係列臨床實踐指南。
通過以上工作,我們希望推動我國學科規範化診療和研究水平的提高,提高人民的健康素質,為世界抗腫瘤事業做出貢獻。
醫學論壇網:您對媒體與CSCO合作方麵有什麼建議或者期望?
秦叔逵教授:非常感謝你們《中國醫學論壇報》和醫學論壇網以及其他一係列媒體,我們本屆年會有多家戰略合作媒體,《中國醫學論壇報》和醫學論壇網是我們多年的合作夥伴。多年來,我們互相支持、互相幫助,共同發展,我們真誠感謝你們通過宣傳報道對CSCO發展做出的貢獻。將來,希望我們更加緊密地合作,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推動中國抗癌事業的發展多作貢獻。
中國經濟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國家提出了兩個任務,一個是科技強國,一個是文化強國。科技強國很好理解,過去,CSCO通過學術活動為科技強國做出了一定貢獻;現在,CSCO也非常重視文化強國,我們希望和媒體共同合作,不僅宣傳專業知識,也要宣傳人文知識,特別是宣傳我們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提高人文道德水平。希望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使我們的每名會員更好地做人和做好醫務工作。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專題報道:http://zt.cmt.com.cn/zt/CSCO2012/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