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TNF藥促癌無證據但未排除

作者:張輝摘譯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2-02-10

  英國一項研究表明,在接受抗腫瘤壞死因子(抗-TNF)和DMARD治療的類風濕關節炎(RA)患者中,皮膚癌發病率增加。然而,沒有發現證據說明抗TNF治療加劇基底細胞癌(BBC)或鱗狀細胞癌(SCC)風險,但也不能排除這種風險。該論文1月12日在線發表於《風濕病年鑒》[Ann Rheum Dis]。

  來自英國風濕病協會生物製劑注冊研究(一項監測抗TNF藥物安全性的前瞻性全國隊列研究)的RA患者從2001年開始隨訪至2008年。11881例接受抗TNF治療患者與3629例接受非生物性改變病情抗風濕病藥(nbDMARD)患者進行比較。調整逆概率治療加權後,計算每組標準化發病率(SIR)以及使用考克斯比例風險比(HR)比較兩組組間比率。

  結果顯示,與英國一般人群相比,兩組患者皮膚癌SIR增加:抗TNF組SIR 1.72,nbDMARD組SIR1.83。在無皮膚癌史的患者中,使用TNF和nbDMARD 後BCC發生率分別為342/100 000患者-年、407/100 000患者-年,SCC發生率分別為53/100 000患者-年、43/100 000患者-年;調整HR為1.16。

  研究者認為,RA患者應使用防曬裝置,並監測皮膚癌。

  相關鏈接:The influence of anti-TNF therapy upon incidence of keratinocyte skin cancer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longitudinal results from the British Society for Rheumatology Biologics Register.

更多精彩內容,JAK阻滯劑:RA治療領域的“明日之星”?

關鍵字:抗腫瘤壞死因子,DMARD,類風濕關節炎,皮膚癌,風險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