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癌痛規範化治療示範病房”項目啟動儀式
9 月15 日下午2:30,CSCO 年會疼痛與姑息專題論壇在廈門會展中心召開。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於世英教授、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謝廣茹教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李萍萍教授受邀擔任本次論壇的執行主席;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馬軍教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李惠平教授、北京軍區總醫院李小梅副教授任研討專家;200 餘位腫瘤、姑息、疼痛專業的專家及同道參與了本次論壇。
本次論壇采用主題報告和論文交流兩種形式,內容涵蓋了姑息醫學的主要臨床研究和治療領域,既有惡性腫瘤常見症狀的診治、癌症止痛領域的國家項目介紹、癌痛治療新進展及多學科協作等內容,也包括抗腫瘤中成藥的合理使用、靶向藥物治療在晚期腫瘤患者中的應用、癌症患者心理的前瞻性調查研究等以往較少涉足的領域。
癌症止痛
疼痛是困擾腫瘤患者、影響生活質量的首要問題,止痛是姑息治療的主要任務。我國癌症止痛工作起步於1990年,曆經21年不懈的普及和推廣,積極控製癌痛的觀念和基本止痛技能已被臨床腫瘤工作者熟知和掌握,但仍有待規範和逐步提高。本次論壇有關癌痛治療的內容主要包括三方麵:一是通過實施國家衛生部關於創建“癌痛規範化治療示範病房”項目規範癌痛治療;二是采用多學科協作提高難治性癌痛及各類症狀的診斷及治療水平;三是介紹癌性神經病理性疼痛阿片藥物治療的相關進展。
在開幕式上,國家衛生部創建“癌痛規範化治療示範病房”項目啟動儀式隆重舉行。該項目旨在推動全國癌痛規範化治療(good pain management,GPM)工作,為癌症 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計劃在3年內(2011~2013 年)創建150 個癌痛示範病房,其中三級醫院100個,地市縣二級醫院50個。於世英教授介紹了創建“癌痛規範化治療示範病房”的背景、必要性和對腫瘤整體治療的積極意義,並重點介紹了擬開展的三項主要工作:一是普及和提高腫瘤專科醫生和護士的癌痛規範化診斷治療水平;二是加強對患者及家屬的宣教;三是藥品管理部門對麻醉性止痛藥品的供應保障與管理。於教授還就如何創建示範病房提出了指導性建議,闡述了具體實施細則。
當前,姑息醫學在我國尚未成為一門獨立的醫學專業,一支從事姑息醫學的專科醫師團隊正在創建之中。會議指出,在現有醫療服務條件下加速解決這一問題十分必要。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疼痛與症狀控製多學科協作組”於2011 年3 月8 日正式成立,目的是將醫院的醫療資源有機整合,給疼痛患者一個更好的服務平台。
李萍萍教授以多學科協作組的前期實踐經驗為基礎,重點介紹了多學科小組的創建過程及其在癌痛及症狀控製中的積極作用,並闡述了該協作組的5 項主要工作內容:① 對借鑒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絡(NCCN)成人癌痛指南、規範疼痛治療進行篩查和評估;②完善止痛門診,建立健全隨訪製度;③定期開展疑難病例討論,堅持難治性疼痛的多學科會診;④通過調查發現問題、製定全麵教育計劃並付諸實施;⑤掌握本學科領域動態,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
癌性神經病理性疼痛(MNP)一直是癌痛治療領域的臨床難題,對阿片類藥物在癌痛治療中的作用亦有爭議,普遍認為阿片對MNP存在阿片抵抗,治療不敏感乃至無效。李小梅副教授回顧了近年阿片類藥物在神經病理性疼痛治療領域的主要臨床研究進展,指出隨著近年基礎和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和拓展,阿片類藥物在神經病理性疼痛治療中的確切療效逐漸被證實,從隨機對照研究到薈萃分析,再到驗證、仿效或拓展的臨床研究,都證實了阿片類藥物治療MNP的確切療效。
她結合MNP的臨床特點,介紹了MNP阿片類藥物治療的主要原則及在該領域開展臨床研究麵臨的問題和應對策略,建議針對MNP中樞及外周敏化、中樞下行抑製等機製選擇性應用具有雙重作用靶點的阿片類藥物或阿片複合劑型;臨床製定鎮痛方案時還應注意MNP的成因,兼顧不同阿片藥物的受體激動特點、藥代動力學、藥效學特點以及患者的耐受性;在MNP的臨床治療領域,重視阿片類藥物的核心作用,更不能忽視對因治療、聯合治療、個體化治療、多學科協作等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