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鏡聯合治療胃底巨大間質瘤1例

作者:北京軍區總醫院消化科盛劍秋餘昌忠王昕李娜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1-08-26
 
   

 

  病例簡介

  患者,女性,47歲,主因間斷上腹痛3個月入院。胃鏡檢查顯示:胃底穹窿部黏膜下腫物,表麵充血、水腫,局部糜爛,似有幕狀蒂(圖1)。超聲內鏡檢查提示:病灶呈低密度不規則回聲團塊影,邊界整齊,起自固有肌層,向腔內生長,深挖活檢病理提示:胃間質瘤。 腹部CT檢查顯示:胃底類圓形軟組織密度影,邊緣清晰,胃間質瘤可能性大。

  雙鏡聯合切除腫物

  為保留患者賁門正常功能,減少術後並發症,決定在手術室全麻下行胃鏡和腹腔鏡雙鏡聯合切除胃黏膜下腫物。術中剝離大部分腫物後發生漿膜層穿孔,而且瘤體較大(圖2),胃鏡下難以完整切除,因而轉由胃鏡定位引導,腹腔鏡下切除瘤體,並縫合穿孔(圖3)。瘤體切除後包膜完整,大小約4×4.5×3 cm,術後病理診斷:(胃底)黏膜下胃腸道間質瘤。

  患者術後未出現胃食管反流等相關主要並發症。術後第2周複查胃鏡:賁門結構完好,胃底穹窿部潰瘍灶1個,大小約0.5 ×2.0 cm,邊緣整齊,周圍黏膜集中,表麵白苔附著(圖4)。

  總結

  腹腔鏡及內窺鏡的雙鏡聯合技術(LECS)局部切除腫瘤組織,定位準確,手術時間短,安全性好,術後患者恢複快,並發症發生率低。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對於胃底部瘤,雙鏡聯合技術的微創治療不會損傷賁門環形肌,因而也不會造成術後的“胃食管反流”等並發症,提高了患者術後生活質量,故該項微創技術在早期胃癌及胃良性腫瘤治療方麵的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字:雙鏡聯合,治療,胃底巨大間質瘤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