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過往足跡,邁向腫瘤治療新未來

作者:金晶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1-08-11

石遠凱教授 

 《論壇報》:您能談談今年大會主題報告設置成一個國際論壇的初衷嗎?

  石教授:腫瘤內科行至今天,隻有半個世紀的曆史。進入21世紀後,腫瘤內科治療從以傳統細胞毒類藥物為主的治療,轉化成以細胞毒類藥物為基礎、靶向藥物逐漸占據越來越重要位置的方式,我們進入了基於患者遺傳背景和分子表達產物,對其進行“區別”治療的時代。在這種背景下,腫瘤內科醫生如何把握和適應時代發展的大趨勢?對中國醫生而言,由於人種和遺傳背景方麵的差異為我們創造了越來越多探索本民族腫瘤患者特點和治療方式的機會,我們又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呢?

  鑒於此,今年的年會以“內科腫瘤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為主題,設立了這樣一個特殊的論壇,這也是唯一的一場大會主題報告,我覺得,這個專場對所有腫瘤內科醫生,甚至相關領域的醫務工作者都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今年是中國腫瘤內科大會(CSMO)走過的第5年,也是為了紀念過去的5年,我們舉辦了這樣一個論壇,邀請來自美國、歐洲和日本最頂尖的專家,還有我們的孫燕院士和管忠震教授,針對不同的主題作演講,回顧過去、展望未來。事實證明,我們也聆聽到了一場非常精彩而成功的學術報告。

  《論壇報》:在腫瘤個體化治療的進程中,中國腫瘤醫生麵臨了何種挑戰?

  石遠凱教授:我覺得主要還是在臨床研究和轉化性研究領域。隻有把臨床研究水平提高了、加強了,把轉換性研究做得更深入了,才有可能獲得更多經驗,拿到更多我們自己患者的數據,做出更多成果讓我們的患者分享。

  目前,主要的研究成果還是來源於歐洲、美國和日本。這些年,中國學者們的研究成果也開始在重要國際會議上發表,但我覺得數量還是太少。現在, 國家對這方麵給予了極大關注,在“863”計劃、“十一五”和“十二五”重大新藥創製、重大科技專項等相關項目中, 投入了相當多的經費, 鼓勵中國醫學界的有誌之士們去建立一個完整的包括臨床前研究和臨床研究在內的新藥研發體係。這一定會加強研究力量、 加快研究速度和提高研究水平。這是我們中國醫生最應該去做的一個方麵。

  另一方麵是如何規範我們的治療行為?個體化治療並非是無依據的治療,而應該是基於嚴格臨床治療規範的個體化治療。先要遵守原則,而後才能談論個體化,兩者缺一不可。我覺得,這兩方麵都是我們應該不斷加強的,這就要求我們整個行業的執業醫生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完善自己的知識架構、追蹤國際上的最新進展,這樣才有可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永遠站在時代的前列。而這也是我們CSMO最主要的宗旨——交流成果,凝固共識,更新知識。

  《論壇報》:與往年相比,本屆大會有何特點?

  石遠凱教授:通過過去4年的發展,中國腫瘤內科界同道已廣泛認可了將我們這樣一個會議作為中國腫瘤內科學者共同交流的一個平台,其不僅成為中國腫瘤內科領域同道們的期待,也成為致力於轉化性研究、基礎研究和藥物開發的同道們關注的對象。

  所謂臨床腫瘤學,它是一個各學科相互融合、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的領域。作為一名腫瘤內科醫生,不可能不去了解和掌握其他學科的知識。因此,CSMO近年的一個明顯趨勢,就是把與腫瘤內科治療相關的其他學科納入到大會中,會議涉及的內容越來越完整,這是對“多學科合作”理念身體力行的一個舉措。

  我們必須知道腫瘤綜合治療的原則,否則何談治療?何談把握治療時機?我們也需要在一個總攬全局的基礎上,把自己這個學科做精、做細、做好。這是作為腫瘤內科醫生應該持有的觀點,而我們這個會議就是基於這個觀點設計出來的,以內科為主,同時兼顧其他學科。隻有這樣,我們這個學科才能越來越有生機,越來越有凝聚力,越來越明確自己的方向。知道該做什麼、該怎麼做,這就是我們這個會議的定位。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今年的優秀論文。與去年相比,雖在數量上有所下降,但質量卻明顯提高,尤其是一些樣本量較大的研究,讓人眼前一亮。這讓我們感到,雖然我國的整體研究水平與西方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但我們正腳踏實地、不斷加強和完善自己,朝著縮短差距的目標,不斷努力前行。

關鍵字:腫瘤,CSMO,會議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