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幼童滿胸腔惡瘤 醫生智勝高險手術救小生命:南方醫院成功救治國內年齡最小的內胚竇瘤患兒

作者:駐地記者徐平鴿 通訊員 吳劍鵬(附照片4幅)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1-07-01
食管、氣管移位 

從左至右:圖1  造影示腫瘤占據大半胸腔 ;圖2 食管、氣管移位 ;圖3 術後右肺複張 盛腫瘤彎盤比胸腔還大 ;圖4  彎盤中裝滿切除的腫瘤 

  出生僅16個月,胸腔裏便長滿了巨大腫瘤,壓迫得喘不過氣來!記者日前從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獲悉,該院胸心外科專家團隊成功救治一名國內年齡最小的罕見巨大內胚竇瘤患兒,並於27日康複出院。

  意外發現胸腔長巨瘤 病情十分危急

  來自汕頭的小男孩,姓肖,前不久因肺炎意外查出胸腔裏麵有個巨大的瘤子,瘤子壓扁整個右肺,使右肺喪失通氣功能,造成患兒呼吸困難。隨著腫瘤繼續發展,心髒、氣管、食管被推向左側胸腔,緊接著壓迫左肺,最終造成呼吸循環衰竭。如不立即手術,患兒將因呼吸循環衰竭而很快死亡。

  患兒父母及親屬因此十分焦急,輾轉多家醫院最後找到南方醫院,小孩親戚老楊對主治醫生吳旭教授說:“雖然這小孩才16個月,但也是一個生命,家人及我們都很想救孩子,你們救救這小孩吧!”吳旭與張立溪教授在手術台是很默契的搭檔,麵對此病例,兩位教授感慨病情確實疑難、複雜、危重,手術困難大。但為了盡最大努力挽救這個幼小生命,著名心胸外科專家王武軍主任組織力量仔細研究病情並充分做好術前準備,決定搏一搏。

  醫生急中生智救險情 術後肺未受損

  6月7日,手術如期開展,手術非常困難。經驗豐富的麻醉醫生秦再生教授在術前便清楚患兒右側腫瘤巨大,影響循環係統,麻醉非常棘手、困難大、風險高,手術成功率可能不到10%。為保證患兒手術安全,麻醉科護士長也親自為這個身長僅49cm的小孩插尿管,一個管道又一個管道,患兒身上插滿6個有創管道(雙側大隱靜脈2根、橈動脈1根、頸內靜脈1根、尿管、氣管插管)和2個無創管線(腳趾血氧飽和度檢測線,手臂血壓檢測線)。

  胸心外科吳旭教授開胸後見腫瘤占據整個胸腔,滿滿的,肺被壓扁,腫瘤與肺組織緊密相連。隨著腫瘤一塊塊被剝除,肺逐漸膨脹,但是胸腔剝離麵廣泛大麵積滲血,出血量達200ml(小孩總血量約為640ml,差不多丟掉全身三分之一的血量),血壓一度下降至20mmHg,如果血壓上不來,小生命就危險了。因手術剝離麵太大,電刀無法電凝止血,怎麼辦?

  此刻,吳旭、張立溪教授急中生智決定用熱水浸泡繃帶填塞胸腔壓迫止血,血壓終於上來了。腫瘤切除後肺毫發未損,右肺逐漸恢複正常功能、心髒、氣管同時也恢複原位。手術手術僅用2小時便順利切除腫瘤。

  

  術後右肺複張 盛腫瘤彎盤比胸腔還大 手術彎盤中裝滿切除的腫瘤

  縱膈長內胚竇瘤極其罕見 屬國內最年小病例

  南方醫院胸心外科吳旭教授告訴記者,汕頭小孩患的是縱膈巨大內胚竇瘤,為一種罕見而惡性程度高的卵巢生殖細胞瘤,它的發生是由於生殖細胞從卵黃囊向生殖脊移行過程中, 被阻留在縱膈處或異常移居的結果,主要發生在性腺器官上,因其組織結構與大鼠胎盤的內胚竇十分相似而得名。據醫學文獻報道小孩縱膈腫瘤極其罕見,而該病原發於幼童縱膈內的概率遠低於萬分之一。

  據悉,國外有過報道,內胚竇瘤發病的平均年齡約18歲,主要發生於兒童和年輕婦女。而國內僅報道過1例7歲的縱膈內胚竇瘤病例。小於兩歲的胸腔內胚竇瘤病例在國內外尚未報道,南方醫院成功救治的僅16個月大汕頭幼童屬於目前發現的年齡最小的病例。

  吳旭教授表示,家長切勿大意,要注意小孩身體狀態的每一個變化,小孩有症狀應早期診斷治療。汕頭患兒的病情不排除在母體內就開始出現了,這充分說明做產檢的重要性和所體現的對新生命的責任感。

  Tips:

  縱膈是左右縱膈胸膜及其間所夾的器官和組織的總稱,其間有心髒及出入心髒的大血管、食管、氣管、胸腺、神經及淋巴組織等。

關鍵字:南方醫院,年齡最小,內胚竇瘤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