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次會議的更多內容,請點擊專題報道:http://zt.cmt.com.cn/zt/asco2011/index.html
前列腺癌、肺癌、結直腸癌、卵巢癌(PLCO)癌症篩查隨機對照試驗中位隨訪至少13年的結果顯示,對於入組的美國10家篩查中心的78216名婦女,與常規觀察(觀察組,39111名)相比,同時采用癌抗原125(CA125,每年1次,共6年)和經陰道超聲(TVU,每年1次,共4年)進行篩查(幹預組,39105名),並不能降低人群卵巢癌診斷率(幹預組和觀察組分別有212例和176例確診卵巢癌,HR為1.21),也未降低死亡率:幹預組和觀察組分別有118例和100例卵巢癌死亡(HR為1.18)。同時,篩查的假陽性結果對患者有害,3285名假陽性婦女接受了手術切除,其中166例出現了至少1種嚴重並發症(摘要號5001)。
貝伐珠單抗聯合化療可使複發性卵巢癌、原發性腹膜癌及輸卵管癌患者獲益
美國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Ⅲ期臨床研究(OCEANS研究)納入484例複發性鉑類敏感的卵巢上皮性癌(EOC)、原發性腹膜癌或輸卵管癌患者。這些患者美國東部腫瘤協作組(ECOG)評分為0~1分,曾接受過1次治療且既往未暴露於貝伐珠單抗(BEV)治療。
研究者將其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接受6療程CG(卡鉑+吉西他濱)聯合BEV方案後持續單藥BEV治療,另一組接受6療程CG方案聯合安慰劑後予以安慰劑治療,直至疾病進展或患者不可耐受毒性。 結果顯示,中位隨訪24個月後,BEV組PFS較安慰劑組顯著提高,客觀緩解率(ORR)提高了21%,OS數據尚不成熟。安全性數據與其他BEV試驗的結果一致。這是首項證實抗血管生成劑對該類患者有臨床獲益的Ⅲ期試驗(摘要號LBA5007)。
鉑類敏感複發性漿液性卵巢癌 口服PARP抑製劑維持治療可改善PFS
一項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Ⅱ期臨床試驗結果表明,對於鉑類敏感的複發性漿液性卵巢癌患者,PARP抑製劑olaparib (400 mg,每日2次)維持治療可顯著改善PFS(8.4個月對4.8個月);按照CA125或RECIST標準,olaparib組至進展時間也顯著優於安慰劑組(8.3個月對3.7個月)。患者對藥物耐受性好,最常見的≥3級不良事件為疲勞和貧血,與之前報道一致(摘要號5003)。
(本報記者 金晶 發自美國芝加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