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痣就切非良策不良刺激促惡變

作者:李運紅 趙迎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1-05-20

皮膚黑色素瘤

  40歲的林誌強怎麼也沒料到,2年前右手手指間無故長出的像小數點一樣微小的黑痣,現在卻變成了癌,為了保命切除了小拇指。日前,患者正在天津市腫瘤醫院接受生物治療。

  近日,身體已恢複良好的林誌強見到記者連連感歎:“不恰當的除痣,惹癌上身啊!”林誌強是本市寧河縣人,從事冷凍海鮮的零售,每天都要搬運大量的冷凍海鮮。3年前,他的右手小拇指和無名指之間莫名其妙地出現了一個像小數點一樣微小的、淺褐色的小痣。林誌強對這個無故冒出的“小數點”甚是厭煩,因為早在10年前,在右手背上長了三個大小不一的皮膚乳頭狀瘤,俗稱“瘊子”,被他用指甲刀一一除掉了。林誌強決定用老辦法對付這個“新敵人”,用指甲刀去剪,血很快湧出來,結繭再剪,不斷反複,慢慢他發現,痣不僅沒消失,反而越長越大,越長越凸起,越長越牢固,連顏色也由淺褐色變成了黑色。

  半年前,小黑痣已瘋長成一分錢硬幣大小,而且影響了林誌強的正常生活,右手不能握拳,並伴有刺痛感。林誌強到當地醫院醫治,僅予消炎治療了事。在病情未好轉的情況下,林誌強攜妻子跑遍了本市各大醫院,最後抱著一線希望來到天津市腫瘤醫院救治。接診的是骨與軟組織腫瘤科科主任王國文,經檢查發現,右手小指傷口已化膿,膿水不斷地流出。臨床診斷為惡性黑色素瘤,所幸病人無淋巴結轉移,正是最佳治療時機,必須立即手術,刻不容緩。

  王國文主任聯合生物治療科科主任任秀寶等專家,組成了專家組,進行術前討論並製定了周密的綜合治療方案,即手術+化療+生物治療。經過 1個半小時的手術,醫生切除了患者的右手小拇指,成功地保留了手掌部位及運動功能。術後,專家組為病人實施了6次化療,目前正在給予生物治療,小林恢複良好,並已重新投入工作。

相關知識鏈接:

惡性黑色素瘤與痣惡變和外傷有關

  惡性黑色素瘤來源於皮膚表皮基底層的黑色素細胞。惡性黑色素瘤好發於白色人種,強烈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是其高發的主要原因。在我國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病率無明顯地區差異,其病因與遺傳、外傷、內分泌失常、化學致癌物及免疫功能缺陷等有關。其中,臨床上最常見的為結構不良痣的惡變和外傷。惡性黑色素瘤常發生於成人,以中老年人多見,嬰幼兒很少發生。

 見痣就切除並非良策

  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有多少不等的痣,但是否所有的痣都必須切除呢?王國文主任強調,見痣就切除並非良策。很多正常而穩定的痣(如非摩擦部位)是無須切除的,尤其是麵部。在接診時發現,有些人對身上的痣有摳、抓的習慣,常造成破潰,長期的不良刺激都會增加痣惡變的危險。還有些人自行用小刀或剪刀切割或到一些不正規的機構治療,對已經惡變的痣就會促進癌細胞發生轉移和擴散,後果嚴重。

  提醒那些愛美之士,不恰當的“去痣”是對痣的不良刺激,容易誘發痣惡變為惡性黑色素瘤,應該找專業醫生進行診治。

簡單鑒別惡性黑色素瘤與普通痣

  由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提出了“ABCD”早期診斷惡性黑色素瘤的方法。所謂“ABCD”代表4種表征,A:不對稱:將痣一分為二,普通痣呈兩邊對稱,而惡性黑色素瘤兩邊不對稱。B:邊緣:普通痣邊緣光滑,與周圍的皮膚分解清楚,而惡性黑色素瘤邊緣則參差不齊,成鋸齒狀改變。C:顏色:普通痣一般為棕黃色,棕色或黑色,而惡性黑色素瘤常在棕黃色或棕褐色的基礎上摻雜粉紅色、白色、藍黑色。D:直徑:普通痣一般小於5 mm ,而惡性黑色素瘤常大於5 mm 。

易摩擦和長得快的痣要特別注意

  王國文主任提醒:足部(足底和趾蹼)的痣最好找專業醫生看一看,因為摩擦刺激會增加惡變的危險。除足部痣外,肘、手、臀、腰、甚至女性接觸文胸位置的痣都要加倍關注。這些部位的痣長期受到摩擦、擠壓,很容易發生惡變。如果身上的痣在短期內有明顯增大、表麵粗糙、顏色改變、痣上的毛發脫落、表麵破潰,甚至附近的淋巴結腫大等都提示有惡變的傾向,應及時到專科醫院診治。

惡性黑色素瘤並非不可醫

  惡性黑色素瘤目前多采用綜合治療,包括外科治療、藥物治療、免疫治療和放射治療。王國文主任表示,在骨與軟組織腫瘤科因惡性黑色素瘤住院的病人大約占1/10。惡性黑色素瘤的惡性度較高,往往通過血液和淋巴兩條途徑轉移,但如能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大多數患者仍可獲得較好的療效。

關鍵字:見痣就切並非良策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