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對於全麻下行保留腎單位的腎髒部分切除術(NSS)患者,往往術後一段時間內需要禁翻身或臥床少動,以減少修補的腎髒破裂及出血風險,甚至在部分醫療單位須臥床6~7 天。而這類患者在這段時間內容易出現術後並發症,如全麻術後的急性肺不張、肺部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等等。不知是否有比較理想的術後處理意見以減少術後並發症的發生?
解答: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姚欣:
肺部並發症常見於吸煙(特別是吸煙量大)和有慢性呼吸係統疾病的患者。術前準備主要包括至少戒煙1周、肺功能檢查、痰細菌培養、抗生素敏感試驗、預防性給予抗生素、霧化吸入治療等。手術後,對患者還應根據敏感試驗結果選擇適合的抗生素,同時靜脈給予氨溴索,一日兩次霧化吸入等。而且,如果患者有急性或症狀明顯的呼吸係統感染,應在其治療好轉後再考慮手術。
腎部分切除術後通常不會給予患者抗凝治療,因此增加了其術後下肢靜脈血栓的風險。通常我們在患者術後立即使用體外反搏治療,每6小時治療1次,以預防血栓的形成。另外,根據我們的經驗,患者在術後48~72小時內下地活動並未增加其出血等並發症的發生;相反,這樣做還可能有利於患者術後的迅速恢複。此外,術中的徹底止血和創麵縫合是決定患者術後出血量的關鍵。
最後,患者的選擇也很重要。如果作為選擇性適應證,腎部分切除術適用於至少有10 年以上預期生存期的患者。因此,對於高齡和合並嚴重內科疾患的患者(這些人群恰恰也是肺感染、深靜脈血栓等並發症的高危人群),一般不推薦腎部分切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