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L: 挑戰與希望並存

作者:美國佛羅裏達大學 赫羅馬斯(Hromos)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1-04-12

  inserted image

  Wendy Stock博士

  基因突變——新預後指標

  目前,急性髓性白血病AML)預後不良的指標有年齡>60歲、現有血液係統紊亂、白細胞(WBC)計數>50 ×109/L、≥3種細胞遺傳學異常。近年發現,FLT3、NPM1、CEBPA基因突變與細胞遺傳學正常的AML(CN-AML)預後相關。

  DNMT3A突變 利(Ley)等研究發現,初發AML患者常見DNMT3A(DNA甲基化相關基因)突變(占22%),且該突變是獨立於年齡等其他因素的總生存(OS)不良預測因子。

  IDH1/IDH2突變 施爾特格(Schnittger)等的研究顯示,28.7%的正常核型AML患者存在異檸檬酸脫氫酶(IDH)突變,並常伴其他已知突變特征。IDH突變與生存無顯著相關性,但對NPM1+/ FLT3-ITD-患者預後有不利影響。

  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

  早期死亡率被低估 帕克(Park)等對美國監督、流行病學和最終結果(SEER)數據庫1992-2007年間1400例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APL)患者的生存情況進行了分析。

  結果顯示,患者早期死亡率為17%,3年生存率為66%,即使在反式維甲酸時代,早期死亡率仍很高。雖然自1992年起APL患者的長期生存有所提高,但老年患者的生存仍不佳。研究數據表明,與總體人群相比,現有的多中心前瞻性試驗均低估了APL的早期死亡率。

  誘導治療 APL2000研究納入340例年齡<60歲且WBC計數<10×109/L的APL患者,隨機予以全反式維甲酸(ATRA)+柔紅黴素(DNR)±阿糖胞苷(AraC)誘導治療,隨訪6年的結果顯示,聯合AraC組和非聯合組複發率分別為13.4%和29%(P=0.013)。

  因此,DNR聯合AraC誘導治療可降低一般風險APL患者的複發風險。該研究與既往研究結論不同可能是由於選擇蒽環類藥物種類的不同。另外,以往研究中蒽環類藥物的累積劑量約為該研究的130%~150%。

  ATO治療複發APL 倫費爾德(Lengfelder)等研究發現,三氧化二砷(ATO)治療複發性APL有效,中位隨訪589天後OS率為75.5%,基於PML-RARa融合基因的APL分子複發者分化綜合征(白細胞增多和致命性出血)的發生率低於血液學複發者。同時,ATO的毒性反應不影響後續移植的進行。

  老年AML誘導治療新方案

  新藥CPX-351 目前,AML標準的誘導治療方案為AraC+DNR(7+3)方案。蘭塞特(Lancet)等的多中心ⅡB期研究納入60~75歲AML新診患者,對比新藥CPX-351[環磷酰胺(CYT)和DNR聚合而成的脂質體]和標準7+3方案的療效。

  結果顯示,與標準方案相比,CPX-351組反應率較高(66.7%對51.2%,P=0.071),60天死亡率較低(4.7%對14.6%),且無事件生存(EFS)和12個月OS均占優勢,但骨髓抑製時間比標準方案長。

  硼替佐米聯合標準治療 阿塔爾(Attar)等的Ⅱ期研究表明,60~75歲AML患者可耐受AraC+DNR標準方案聯合硼替佐米(1.3 mg/m2)誘導治療,且可獲得與標準方案相同的緩解率。另外,患者可耐受1.3 mg/m2硼替佐米與中等劑量AraC聯合鞏固治療。

  今後對APL的治療策略包括:懷疑為APL的患者在基因型確認前可行反式維甲酸治療,並予以積極的血液成分支持治療(輸注血小板和漿細胞),患者一旦出現分化綜合征征兆,則應立即予以類固醇類藥物治療。

  (整理 彭群惠)

關鍵字:急性髓性白血病,AML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