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區域治療策略——走向精細

作者:陳佳藝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1-03-25

  陳佳藝

  在3月18日召開的乳腺癌局部治療專場,各國同行就乳腺癌局部治療熱點問題進行了互動交流。

部分乳腺加速照射

  部分乳腺加速照射(APBI)的技術選擇有精確外照射、近距離插植治療、水囊導管及術中放療。其中采用X線術中放療的TARGIT-A研究表明,術中放療組和外照射組4年局部複發率分別為0.95%、1.20%。該研究長期結果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美國放射腫瘤學會(ASTRO)和歐洲放射腫瘤學會(ESTRO)針對APBI的專家共識雖不完全一致,但在定義“低危”患者方麵可供借鑒(見表)。

  *兩者對“低危”人群定義的共同要求包括:單中心病灶、浸潤性導管癌或其他預後好的浸潤性癌、無淋巴脈管侵犯和廣泛導管內成分(EIC)、切緣陰性(>2 mm)、無新輔助化療、不限組織級別、不包括單純導管內癌、腋窩淋巴結陰性、允許合並小葉癌成分。

“大分割”全乳照射

  全乳照射也在往“大分割”方向努力。大分割方案縮短療程、節約資源、更多患者可接受保乳治療的優點顯而易見。但該方案亦為雙刃劍,若應用不合理,也會增加正常組織的損傷,如靶區不均勻,高劑量區乳房皺褶或腋尾會增加纖維化危險,心髒過多在照射區內也可能增加長期損傷。

  已完成的相關臨床Ⅲ期研究幾乎均選擇低危患者,大部分靶區不包括淋巴引流區。ASTRO專家共識推薦T1-2N0保乳患者、年齡≥50歲、無輔助化療、在二維治療計劃的中心平麵劑量落差不超過±7%的患者可行大分割治療。

瘤床劑量追加

  EORTC Boost研究結果證實,瘤床加量可降低各個年齡組患者約50%的複發率。因此,哈裏斯(Harris)教授提出,新的大分割相關研究不可避免地麵臨瘤床加量問題,其與全乳照射究竟是同期還是序貫仍是今後研究的方向。另外,對於整合淋巴引流區照射,包括切除術後大分割放療的研究,技術上仍須更完善,隨訪時間須更長。

局部區域複發後治療

  溫奇尼(Vincini)教授闡述了乳腺癌局部區域複發後的治療策略。保乳術後的複發可歸為3類:① 無遠處轉移的孤立性複發(60%);② 複發同時伴轉移(10%);③ 複發後轉移可能性顯著增加(30%)。40%的患者可從積極的全身治療中獲益,60%的患者隻需局部挽救治療。

  目前對於局部區域複發患者的全身治療,尤其是化療的價值仍不明確。孤立胸壁複發者須手術聯合全胸壁及鎖骨上放療以提高局部控製率。曾接受過術後放療患者的複發仍是個難題,須綜合治療團隊尋找有效的治療策略。

  (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陳佳藝 發自瑞士聖加侖)

關鍵字:腫瘤,乳腺癌會議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