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腋窩局部處理 活檢後腋清否?

作者:尉承澤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1-03-11

  乳腺癌前哨淋巴結活檢(SLNB)技術已日漸成熟,並作為早期乳腺癌腋窩外科治療的首選方法廣泛應用於臨床。值得關注的是,SLNB結果能否準確預測腋窩淋巴結狀態,即SLNB陰性者是否仍須進一步接受腋窩淋巴結清掃(ALND),SLNB陽性者是否須進一步接受ALND?2010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公布的2項研究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對此作了回答。

  SLNB陰性 ALND免行

  大量單中心臨床經驗證實:如果乳腺癌前哨淋巴結轉移陰性,就可以避免進一步的ALND。在倡導循證醫學的今天,美國全國乳腺癌及腸癌外科輔助治療計劃(NSABP)B-32臨床試驗結果的出爐,為乳腺癌SLNB技術的臨床應用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基礎。

  NSABP B-32是一項前瞻性隨機多中心臨床試驗,共入組5611例可手術、腋窩淋巴結臨床檢查陰性的乳腺癌患者,隨機分成兩組:①SLNB+ALND組(2807例),先行SLNB,隨後行ALND;②SLNB組(2804例),先行SLNB,若術中細胞學病理檢查和術後組織學病理檢查示轉移陰性,則不再行ALND,若術中細胞學病理檢查或術後組織學病理檢查示轉移陽性,則進一步行ALND。主要研究終點為總生存率(OS)、無病生存率(DFS)和局部控製率。71.1%(3989例)的患者前哨淋巴結轉移陰性,其中SLNB+ALND組1975例,SLNB組2011例。研究平均隨訪95個月,隨訪率為99.9%。

  兩組OS無顯著差異。SLNB+ALND組169 例患者死亡,SLNB組140例患者死亡 [風險比(HR)=1.20,P=0.117],兩組5年OS分別為96.4%和95.0%,8年OS分別為91.8%和90.3%。兩組DFS也無顯著差異(HR=1.05,P=0.542),5年DFS分別為89.0% 和88.6%,8年DFS分別為82.4% 和81.5%。SLNB+ALND組局部複發54 例,SLNB組49 例 (P=0.55),淋巴結複發分別為8 例和14 例(P=0.22),總局部複發率分別為0.1% 和0.3%。

  SLNB組並發症發生率顯著低於SLNB+ALND組:術後1周肩關節外展受限發生率分別為41%和75%,術後36個月上肢腫脹發生率分別為8%和14%,術後6個月上肢麻木、刺痛感發生率分別為15%、10%和49%、23%。

  NSABP B-32結果提示我們,對於可手術、臨床檢查腋窩淋巴結陰性的乳腺癌患者,若SLNB術中細胞學病理檢查和術後石蠟病理學檢查轉移陰性,則無需再行進一步的ALND。對於這組患者,SLNB可以取得與ALND相同的總生存率、無病生存率和局部控製率。而且,SLNB並發症發生率明顯低於ALND。正如主要研究者、美國佛蒙特大學的克拉格(Krag)教授所總結:當前哨淋巴結轉移陰性時,僅行SLNB是恰當、安全和有效的。

  前哨轉移縱陽性 加掃腋窩亦無益

  NSABP B-32試驗鞏固了前哨淋巴結轉移狀態可準確預測腋窩淋巴結轉移狀態的理念:當前哨淋巴結轉移陰性,就可以避免有著諸多並發症的ALND。而當前哨淋巴結轉移陽性時,目前的原則是應當行ALND,即使是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絡(NCCN)指南也是如此推薦。但是,是否所有的前哨淋巴結轉移陽性的患者都須接受ALND?

    術中摘取前哨淋巴結

  樣本量較小的ACOSOG Z0011試驗顯示,前哨淋巴結陽性的患不能從進一步的腋窩淋巴結清掃術中獲益,但該研究入組患者僅限於特定的早期乳腺癌人群。

1 2

關鍵字:乳腺癌,腫瘤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