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柳葉刀·腫瘤學》(Lancet Oncol)在線發表了癌症患者骨折評估(CAFE)研究結果:對於伴痛性椎體壓縮性骨折(VCF)的癌症患者,球囊椎體後凸成形術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可快速減輕疼痛並改善功能。
該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在歐洲、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共納入134例患者,隨機給予椎體後凸成形術(70例)或非外科治療(對照組,64例),采用羅蘭-莫裏斯功能障礙問卷(RDQ)評分評估治療1個月時患者背部特定功能狀態。1個月後允許對照組患者交叉至後凸成形術組接受治療。
治療1個月後,後凸成形術組平均RDQ得分由17.6降至9.1(P<0.0001),對照組則由18.2降至18.0(P=0.83)。後凸成形術組背痛程度和止痛藥用量顯著降低(P=0.001),治療前後應用止痛藥的患者比例由94%降至52%,而對照組該比例則幾乎無降低(85%對82%)。
■點評·是否為安慰劑效應?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希夫(Schiff)和詹森(Jensen):該研究的優點包括隨機對照設計、臨床相關性終點、長期隨訪以及顯示後凸成形術優勢的明確結果。但是,該研究未設安慰劑對照組,這值得關注。最近兩項前瞻性隨機研究比較了椎體後凸成形術和椎體成形術,同期有盲法對照研究對後者進行了評價,相關評論均認為安慰劑效應起了很大作用。
該研究也留下了一些尚未解答的重要問題。例如,對於合並VCF與脊柱後凸的患者,椎體後凸成形術獲益高於椎體成形術嗎?費用僅為後凸成形術三分之一的椎體成形術能帶來相似的改善嗎?
可能現在是時候開展隨機對照臨床研究,以比較椎體後凸成形術和椎體成形術對病因和形態學明確界定的痛性VCF癌症患者的療效。然而,在此之前,首先應評估後凸成形術獲益是否主要來自安慰劑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