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5歲至34歲女性遠端轉移乳腺癌每年發病率的變化趨勢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監測、流行病學以及最終結果研究證據顯示美國年輕女性晚期乳腺癌的發生率在增長。為了定量評估這一趨勢並分析其隨診斷分期、種族、居住地、以及荷爾蒙受體狀態等的變化,西雅圖市的西雅圖兒童醫院及華盛頓大學的Rebecca H. Johnson博士及其同事開展了相關研究,他們發現,25-39歲婦女的晚期乳腺癌發病率有了小幅但具有統計學意義的顯著增加,但在老年婦女中卻沒有發現該發病率的相應增加。論文發表於最新一期的國際權威雜誌JAMA在線版上。
在該研究中,乳腺癌發病率、發病趨勢以及作為診斷時年齡及疾病程度函數的存活率都是從3個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監測、流行病學及最終結果(SEER)檔案中獲取的。這些檔案提供的數據跨越了不同的時間段,即1973-2009年、1992-2009年及2000-2009年。根據SEER的定義,局部疾病為乳腺癌局限在乳房內、區域性疾病為乳腺癌有鄰接及鄰近器官的擴散(例如,淋巴結、胸壁)、遠處轉移疾病為乳腺癌發生遠處轉移(骨、腦、肺等)。試驗主要結局為美國乳腺癌發病趨勢。
結果顯示,自1976年以來,在25至39歲的婦女中,乳腺癌遠處轉移的發病率穩步增加:從1976年時的10萬分之1.53人增加至2009年時的10萬分之2.90人。研究人員指出,這是一個10萬分之1.37人的絕對差異,它代表了在34年的間期中每年有2.07%的平均複合增長,這是一個相對小幅的增長:“但是沒有證據顯示其有消減的趨勢,這可能表明正在增加的流行病學意義及臨床意義。” 對於25歲至39歲的所有種族的觀察女性,其遠端疾病的發生率都在增加,特別是非西班牙裔和非裔女性,並且這一趨勢也同樣發生在都市或非都市居民區。研究發現,與雌激素受體陰性亞群患者相比,雌激素受體陽性亞群女性發病率的增加更快。
文章的作者表示:“基於SEER數據,我們發現在1976至2009年間,年齡在25-39歲婦女的晚期乳腺癌發病率有了小幅但具有統計學意義的顯著增加,但在老年婦女中卻沒有發現該發病率的相應增加。”
發病率趨勢的軌跡預測,美國年輕婦女中出現轉移性乳腺癌的人數會增加,這一年齡組的人已經有著最差的預後,這些人沒有進行被推薦的常規篩檢,她們中有醫療保險的人數最少,而且她們有著最多的潛在壽命。研究人員還發現,遠處轉移性疾病發病率增加的速度與診斷時的患者年齡成反比。最大的增幅出現在25-34歲的婦女中。該增長在老年婦女中按5年的年齡間隔進行性地縮小,且在55歲或以上的任何年齡組中,該發病率的增長都沒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
文章的作者寫道:“無論原因是什麼——可能不止1種原因——我們觀察到的在年輕婦女中晚期乳腺癌發病率增長的證據還需要得到佐證,它也許可通過其它國家的數據得到最好的確認。如果得到驗證,這一增長將尤其令人擔憂,因為年紀輕本身就是乳腺癌的一個獨立的不良預後因子,且作為年齡函數的乳腺癌最低的5年存活率已經被報告出現在年齡為20-34歲的女性當中。據SEER數據披露,25-39歲婦女的遠處轉移性疾病的最新的全國性5年存活率僅為31%,而與之相比較的是患有局部區域性乳腺癌婦女的5年存活率為87%。”
文章編譯自:Incidence of Breast Cancer With Distant Involvement Among Women in the United States, 1976 to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