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角:分子標誌物指導膀胱癌治療正緩慢前進

作者: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3-03-01

ASCOGU

Millikan博士

  目前在膀胱癌領域已有大量有希望指導治療的分子標誌物,然而將這些標誌物轉化到臨床應用中仍存在障礙。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Millikan博士針對尿路上皮癌的分子標誌物在指導臨床決策方麵目前所處的境況進行了回顧。

  目前臨床醫生已掌握了如何根據幾個具有強有力證據的臨床預後因子來治療尿路上皮癌患者。

  關於如何識別從輔助化療中獲益的進展期患者,研究者已經找到了幾個與化療應答有關的分子標誌物,如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表達水平。十年前就已有了這些研究結果,但時至今日,我們仍不清楚這些分子標誌物是否可以用於指導治療。

  沒有一個分子標誌物可單獨指導輔助化療的選擇,基因組合的方式將會更有潛力。因此,研究者已經基於基因芯片數據開發了一套跨越傳統的分期及組織學分級的“固有”基因分類方法。此分類方法中涉及的基因有機會用於指導治療並被開發成類似於乳腺癌中的Oncotype DX檢測。

  利用卡介苗免疫治療可成功治療原位癌和早期浸潤癌,那麼基因表達數據是否可識別出這部分患者?顯然,單個分子標誌物並不能識別哪些患者可以從卡介苗治療中獲益。雖然缺乏大樣本患者的驗證,但用於預測卡介苗治療應答率的12個基因組合的初步研究已經取得很大進展。

  基因表達是否可識別從靶向治療中獲益的患者?盡管早期會存在很多障礙,但依然有可能性。簡單地將一種受體的過表達外推到靶向治療靶點不可行。盡管膀胱癌過表達雌激素受體、HER2、上皮生長因子受體,靶向這些受體或者通路的藥物在臨床前研究表現頗佳,一旦用到臨床就表現平平。因此,成功匹配基因表達與靶向藥物的關鍵在於發現群體中具有明顯特征的患者。在一項關於依維莫司作為挽救性治療的Ⅱ期臨床試驗中,一例患者表現出持久的完全緩解,隨後的全基因組測序發現17136個基因突變微點,其中140個突變產生蛋白表達改變,包括在mTOR通路中TSC1突變導致的功能缺失。基於此發現,研究團隊再對入組該試驗的其他患者進行TSC1基因測序。隻要顯示出對依維莫司治療有任何緩解,所有的患者都可檢測到之前的TSC1基因突變位點,而未檢測到突變的患者並未從治療獲益。因此,找出離群的患者對於將腫瘤分子學應用於臨床至關重要。

  相關鏈接:The Bladder Cancer Field Moves Forward, Slowly, in Using Gene Expression Data to Guide Therapeutic Decisions

  專題報道:http://zt.cmt.com.cn/zt/ascogu2013/index.html

關鍵字:分子標誌物,膀胱癌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