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T&CHTV 文獻精粹】
導語:原發性腫瘤位置,通常稱為側向性,在結直腸癌的所有階段都具有預後價值,左側起源的癌症患者的預後更佳。側向性也預示著RAS/BRAF野生型(WT)左側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患者一線治療中抗EGFR療法的益處,而右側RAS/BRAF WTmCRC患者則更應優先接受化療聯合貝伐珠單抗治療。此類發現已被納入晚期結直腸癌患者的治療指南,並成為現行的標準治療。橫結腸代表了中腸和後腸之間的胚胎學過渡,大多數分析側向性的研究都排除了橫結腸,原因是其較為少見的流行率和最佳分割點的不明確,或者將其歸類為右側(2, 3, 7)。目前很少有證據評估左、右側癌症之間的最佳分割點,確定橫結腸癌更傾向於左側還是右側可能影響治療選擇。先前的研究表明,與左、右結直腸癌相比,起源於橫結腸的結直腸癌具有不同的突變特征和共識分子亞型(CMS)頻率(8)。此外,來自橫結腸癌的突變特征與右側結直腸癌不同,且在橫結腸之前的分割優化了左側與右側癌症之間的預後差異,那麼,如何根據腫瘤的具體位置來優化治療方案?
2024年3月,《Clinical Cancer Research》雜誌發表了題為《Transverse Colon Primary Tumor Location as a Biomarker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A Pooled Analysis of CCTG/AGITG CO.17 and CO.20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一文,探索了橫結腸癌在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中的預後和預測特征,以及其對EGFR抑製劑西妥昔單抗治療反應的影響。
研究方法
該研究是一項彙集分析(pooled analysis),旨在評估橫結腸癌在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治療中的預後和預測特征。研究基於加拿大癌症試驗組(CCTG)/澳大利亞胃腸試驗組(AGITG)的CO.17和CO.20兩項隨機臨床試驗的數據。研究對象為化療難治性mCRC患者,根據腫瘤的原始位置分為橫結腸、右半結腸和左半結腸三組。研究中,對患者的基本人口統計學特征、疾病特點以及治療結果進行了詳盡的分析。數據分析采用了Cox回歸模型和Kaplan-Meier方法來評估總生存期(OS)和無進展生存期(PFS),並通過對數秩檢驗和多變量分析來控製潛在的混雜因素。
橫結腸癌與治療反應
本文通過對553例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的分析,首次明確了橫結腸癌在治療反應上與右半結腸癌相似,但與左半結腸癌相比則顯示出較差的治療效果。具體而言,橫結腸癌患者在使用西妥昔單抗治療時,並未展現出相較於最佳支持治療(BSC)的顯著生存優勢,無論是在總體生存期(OS)還是無進展生存期(PFS)上。數據顯示,橫結腸癌組的OS中位數為5.9個月,PFS中位數為1.8個月,與BSC組相比,風險比(HR)分別為0.63和0.57,均未達到統計學意義。
右半結腸癌的治療療效
對於右半結腸癌患者,雖然在西妥昔單抗治療下也未觀察到與BSC相比的顯著OS和PFS提升,但值得注意的是,其治療效果與橫結腸癌相似,OS中位數為5.6個月,PFS中位數為1.9個月,這表明在右半結腸癌的治療中,西妥昔單抗並未展現出超越BSC的治療效果。
左半結腸癌的顯著優勢
與橫結腸癌和右半結腸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左半結腸癌患者在西妥昔單抗治療下顯示出顯著的生存期延長。OS中位數達到9.7個月,PFS中位數為3.8個月,與BSC組相比,HR值分別為0.42和0.49,均具有統計學意義。這一結果進一步證實了左半結腸癌對EGFR抑製劑的敏感性,為臨床治療提供了重要指導。
腫瘤位置與分子特征
研究還發現,腫瘤的原始位置與分子特征密切相關。橫結腸癌在突變譜和共識分子亞型(CMS)頻率上與左、右半結腸癌存在顯著差異。這些分子層麵的差異可能是導致不同腫瘤位置對治療反應不同的原因之一。
總結討論
該研究首次明確了橫結腸癌在mCRC治療中的生物標誌物地位,並為臨床醫生提供了依據腫瘤位置選擇治療方案的科學依據。這對於提高mCRC患者的治療效果,實現個體化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在討論部分,文章指出,盡管該研究提供了有關橫結腸癌位置特征的重要見解,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樣本量較小可能影響結果的普適性,以及研究設計上的一些偏差。未來的研究需要在更大的患者群體中進一步驗證這些發現,並探索其他可能影響治療效果的因素。
參考文獻:
Solar Vasconcelos JP, Chen N, Titmuss E, et al. Transverse Colon Primary Tumor Location as a Biomarker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A Pooled Analysis of CCTG/AGITG CO.17 and CO.20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J].Clin Cancer Res. 2024;30(6):1121-1130. doi:10.1158/1078-0432.CCR-23-3275IF: 10.0Q1
編輯:且行
二審:清揚
三審:碧泉
排版: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