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基因改變在多個瘤種中具有驅動作用,目前,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甲狀腺髓樣癌(MTC)、乳頭狀甲狀腺癌、胸膜間皮瘤、結直腸癌及胰腺癌等癌種中發現存在RET基因改變。
然而,目前已上市的第一代RET選擇性抑製劑存在部分患者不耐受或繼發耐藥問題,RET基因改變實體瘤患者仍需要療效和安全性更好、對耐藥更有效的治療方案。
2023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廣東省人民醫院周清教授帶來了一項二代 SRI KL590586(A400/EP0031)在 RET 異常實體瘤患者中的Ⅰ期研究(摘要號:3007)。研究顯示,KL590586作為強效的二代選擇性RET抑製劑,對第一代選擇性RET抑製劑的獲得性耐藥突變和腦轉移瘤均有活性。
研究的第一階段包括劑量遞增和劑量拓展兩個部分,主要終點是確定最大耐受劑量(MTD)和/或推薦的II期劑量。次要終點包括根據RECIST 1.1標準評估的安全性、藥代動力學(PK)、客觀緩解率(ORR)、疾病控製率(DCR)和緩解持續時間(DoR)。
截至2022年12月30日,87名RET基因改變的晚期實體瘤患者被納入研究,分配到6個劑量組(10mg-120mg,QD)接受治療。
沒有觀察到劑量限製性毒性(DLT),最大耐受劑量(MTD)未達到。
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RAEs,任意等級)的發生率為93.1%(81/87),74.7%的TRAEs為1-2級,可逆。其中發生率超過25%的TRAEs包括穀草轉氨酶(AST)升高(50.6%),穀丙轉氨酶(ALT)升高(48.3%),肌酐升高(33.3%),膽紅素升高(32.2%),便秘(32.2%)和頭痛(31%)。
24.1%的患者出現3級及以上的TRAEs,最常見的是堿性磷酸酶(ALP)升高(2.3%),穀氨酰轉氨酶(GGT)升高(2.3%)和腸梗阻(2.3%)。
69例接受有效劑量(40mg-120mg)治療的患者療效可評估,其中57例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10例為甲狀腺髓樣癌(MTC),1例為胰腺癌,1例為卵巢癌,客觀緩解率(ORR)為64%(NSCLC,MTC和胰腺癌)。大多數患者(58/69)仍在接受治療,最長時間超過11個月。
既往接受過係統治療的患者[中位線數為2 (範圍,1-9),28%接受了抗PD-1/PD-L1治療],ORR為63% [20/32,其中1例達到完全緩解(CR)],DCR為91%,中位DoR未達到。其中9例接受第一代SRI治療後耐藥的患者,7例腫瘤靶病灶縮小10%-69%,其中3例部分緩解(PR)、4例疾病穩定(SD)。
11例基線腦轉移患者(既往未接受放療),5例基線有可測量的腦部病灶,其中2例腦部病灶完全消失,1例縮小80%,1例縮小47%。
針對腦部病灶的DCR為100%。既往未接受治療的NSCLC患者,ORR為76%(19/25,1例CR),DCR為92%,4例為有可測量顱內病灶患者(既往未接受放療),其中3例顱內病灶達到PR或CR。
周清教授表示,KL590586 作為高選擇性二代 RET 抑製劑,最大特點是具有對 RET 選擇性更強的結構優勢,因而毒性降低,且毒性特征和現有 SRIs 不同。目前的 RET 抑製劑血液學和心血管毒性發生率較高。而由於 KL590586 的高度 RET 選擇性,這些 AE 發生率更低。
其次,在臨床實踐中,盡管已經上市的普拉替尼和賽普替尼也是良好的 RET 抑製劑,但是靶向藥物最終會發生耐藥,目前還沒有能夠克服耐藥的新型靶向藥物,臨床上存在迫切需要滿足的治療需求。KL590586是新一代選擇性RET抑製劑(SRI),對常見的RET基因融合和突變具有廣泛抑製活性,且具有克服第一代SRI耐藥的潛力,有望成為治療RET基因改變實體瘤的首款國產第二代SRI。
本文首發:oncology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