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被認為是結直腸癌發展的關鍵因素。一項薈萃分析顯示,西方飲食模式與結直腸癌風險之間存在弱到中等的關係。一項研究表明,西式飲食(其特點是大量攝入紅肉和加工肉類、糖和精製穀物,以及少量攝入蔬菜和豆類)可誘發全身和腸道炎症。
近日,發表在胃腸疾病領域《Gastroenterology》期刊上的一篇新研究表明,富含紅肉和加工肉類、糖和精製穀物/碳水化合物的西式飲食,能通過腸道微生物(如特定類型的大腸杆菌)增加結直腸癌的患病風險。
研究背景
01
先前的宏基因組學研究已經揭示了腸道微生物組在結直腸癌發生中的作用。最近的一項研究闡明了大腸杆菌素的結構,並實現了大腸杆菌素的合成。研究表明,遺傳毒性大腸杆菌素能烷基化腺嘌呤殘基上的DNA並誘導雙鏈斷裂,導致特定的突變特征。另一項研究表明,從pks+大腸杆菌短期感染中恢複的類器官揭示了結直腸癌細胞的特征。
先前對人群飲食數據的主成分分析揭示了2種主要飲食模式,即西式模式和謹慎飲食模式。一項薈萃分析表明,西式飲食與結直腸癌風險之間存在弱至中度關聯。相比之下,以大量攝入水果、蔬菜、魚類、家禽和全穀物為特征的謹慎飲食模式與結直腸癌風險呈負相關。盡管如此,由於與飲食模式相關的其他健康或不健康行為的殘留或未測量的混淆,這種關聯的強度仍然不確定。
研究過程
02
布萊根婦女醫院及其合作夥伴組成的研究團隊,對兩項美國前瞻性隊列研究中的13萬多例參與者的數據進行研究,分析了飲食模式以及在1000多例結直腸腫瘤中發現的大腸杆菌菌株的DNA。在隨訪期間,有3200例參與者罹患結直腸癌。進一步對這些病例進行分析,以研究西式飲食評分與結直腸癌發病率之間的關係。
研究意義
03
研究發現其中有1175例患者攜帶pks+大腸杆菌。對於含有大量pks+大腸杆菌的結直腸腫瘤,西方飲食與結直腸癌發病風險的關聯更為強烈(P=0.014)。對於含有大量pks+大腸杆菌的結直腸癌,西式飲食評分最高的人群,其患病風險是西式飲食評分最低人群的3.45倍,而對於pks+大腸杆菌的水平較低或為陰性的腫瘤,西式飲食與結直腸癌的發病率並無相關性。
總之,研究數據表明,紅肉攝入量本身不太可能是導致西方飲食與大腸杆菌狀態與結直腸癌差異關聯的唯一因素。一種可能性是,西方飲食可能通過改變局部組織微環境來促進大腸杆菌的增殖和活性,或加強大腸杆菌的致癌作用,或兩者兼而有之。
參考資料:
https://www.gastrojournal.org/article/S0016-5085(22)00672-2/fulltext?referrer=https%3A%2F%2Fpubmed.ncbi.nlm.nih.gov%2F#secsectitle0030
注:本文旨在介紹醫學研究進展,不能作為治療方案參考。如需獲得健康指導,請至正規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