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莫昔芬(分子式C26H29NO)被用於臨床治療晚期乳腺癌和卵巢癌。該藥物對雌激素受體陽性(ER+)乳腺癌患者治療效果較好(有效率約為49%)。近日,第104屆美國內分泌學會年會(ENDO)發布了一項研究,該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加強他莫昔芬對雌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即ER+乳腺癌)的治療效果。這或將激勵人們進一步研究益生菌對乳腺癌治療的積極影響,尤其是探索如何將其應用於包括他莫昔芬在內的內分泌治療手段。
該研究分為三個部分。在第一部分,研究人員對受試小鼠連續給予他莫昔芬治療3個月,並在其乳房組織中檢測到乳酸菌含量水平升高;隨後,研究者再將乳酸菌注射進入患有乳房腫瘤的小鼠體內,結果發現這些小鼠的乳房腫瘤形成得到了抑製。在第二部分,研究者擴大了受試樣本量,並切除了受試對象的卵巢以模擬絕經期,同時連續給予受試對象他莫昔芬2.5年。結果,在受試者乳房組織中也發現了乳酸菌含量水平升高。在第三部分,研究者將受試者確定為已經接受過新輔助治療的ER+乳腺癌女性患者,對她們乳腺癌手術後的乳房組織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在有著高水平革蘭氏陽性菌(Gram-positive bacteria)的女性體內,乳房腫瘤組織的癌細胞生長水平較低。
飲食會影響哺乳動物的乳房微生物組群,繼而影響乳腺癌風險
來自美國威克森林大學醫學院的Katherine L. Cook博士是上述項研究的作者之一。在她之前發表的兩項研究中,還對飲食結構、哺乳動物乳房微生物組群、乳腺癌發病風險這三者之間的關係做了相關探索。例如,Cook博士於2021年7月15日發表於《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題為“Diet Alters Entero-Mammary Signaling to Regulate the Breast Microbiome and Tumorigenesis”的一項研究表明,相較於低脂肪飲食,高脂肪飲食的受試小鼠患有更多、更嚴重的乳房腫瘤;將高脂肪飲食小鼠體內的乳房微生物組群移植到低脂肪飲食小鼠體內後,後者的乳房腫瘤變得與前者同樣嚴重。此研究結果證明了飲食結構對乳房微生物組群的顯著影響,也表明了飲食方式對乳腺癌預防及幹預的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