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cotarget》雜誌最近發表了一篇題為 "A novel group of genes that cause endocrine resistance in breast cancer identified by dynamic gene expression analysis"的研究論文。
乳腺癌(BC)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類型。在全球女性癌症死亡病例中,乳腺癌是第二大死亡原因。
對於雌激素受體陽性(ER陽性)乳腺癌,內分泌治療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在許多病例中,患者機體產生了耐藥性,內分泌治療不起作用,或是治療後有複發的可能性。雖然研究發現一些基因突變是導致某些患者產生耐藥性的原因,但其根本原因基本尚未確定。
“內分泌療法已經在改善癌症預後方麵取得了成功,但其耐藥性仍然是乳腺癌治療中的障礙。”
在最近的研究中,來自德克薩斯大學休斯頓健康科學中心(UTHealth Houston)、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芝加哥大學和休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探索了整個基因群體的動態行為,以確定在內分泌治療耐藥性的進展中發揮基本作用的新基因。
“在這項研究中,我們利用了一種最新開發的統計學方法來研究內分泌治療的耐藥性發展過程中基因表達的動態行為,並確定了在其細胞建模過程中時程表達顯著變化的一組新基因。”
為了更好地理解內分泌治療耐藥性的產生過程及其潛在的基因表達模式,研究人員將最新開發的統計工具應用至公共功能基因組學數據庫的數據集。他們發現了在內分泌治療耐藥性發展過程中活躍的動態調控基因。
動態基因表達分析確定了34個新基因,它們在內分泌治療耐藥性發展的細胞建模過程中發生了顯著變化。在內分泌治療耐藥性和有效性樣本的微陣列分析中,這些基因的一個子集的表達也存在差異表達。令人驚訝的是,不僅在ER陽性中,這些基因的一個子集在三陰性乳腺癌(TNBC)中同樣存在差異表達。
“研究結果表明,共同的遺傳機製可能是BC和TNBC內分泌治療產生耐藥性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