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有研究報道了一種35基因表達分類器,可識別具有不同腫瘤微環境的四個透明細胞腎細胞癌組(CCRCC1-CCRCC4),並預測轉移性透明細胞腎細胞癌對舒尼替尼的敏感性。納武單抗和納武單抗-伊匹單抗的療效譜可能不同。
本研究旨在評估納武單抗、納武單抗-伊匹單抗和VEGFR酪氨酸激酶抑製劑(VEGFR-TKI)在不同腫瘤分子譜組患者中的治療效果和耐受性。
這是一項多中心、開放標簽、非對比、隨機的2期試驗,招募了年滿18歲的ECOG表現狀態0-2分、既往未接受過治療的轉移性腎透明細胞癌患者。隨機1:1分組,接受納武單抗或納武單抗-伊匹單抗(CCRCC1和CCRCC4組),或VEGFR-TKI或納武單抗-伊匹單抗(CCRCC2和CCRCC3組)治療。主要終點是客觀緩解率。
2017年6月28日至2019年7月18日期間,共篩查了303位患者,其中202位被隨機分至各治療組:納武單抗組 61位,納武單抗-伊匹單抗組 101位,VEGFR-TKI組 40位。在納武單抗組,2位患者在接受第一劑研究藥物前因嚴重不良事件被排除研究,還有一位患者因誤診被排除分析。
不同治療組的無進展生存率
中位隨訪了18個月。在CCRCC1組,納武單抗組42位患者中有12位(29%)獲得了客觀緩解,納武單抗-伊匹單抗組41位患者中有16位(39%)獲得了客觀緩解(優勢比[OR] 0.63)。在CCRCC4組,納武單抗組和納武單抗-伊匹單抗組的客觀緩解率分別是44%(7/16)和50%(9/18;OR 0.78)。在CCRCC2組,VEGFR-TKI組和納武單抗-伊匹單抗組的客觀緩解率分別是50%(18/36)和51%(19/37;OR 0.95)。在CCRCC3組,VEGFR-TKI組和納武單抗-伊匹單抗組的客觀緩解率分別是0和20%(1/5)。
部分治療相關不良事件
納武單抗組最常見的治療相關的3-4級不良事件有肝衰竭和脂肪酶升高(3%),納武單抗-伊匹單抗組最常見的有脂肪酶升高和肝功能異常(6%),VEGFR-TKI組最常見的有高血壓(15%)。納武單抗組有2位患者發生了嚴重的治療相關不良反應,納武單抗-伊匹單抗組有38位(38%),VEGFR-TKI組有10位(25%)。共發生了3例治療相關死亡:納武單抗-伊匹單抗組1例死於暴發性肝炎;VEGFR-TKI組兩例分別死於舒尼替尼治療時的心力衰竭和血栓性微血管病。
該研究論證了一項基於腫瘤分子表型的前瞻性患者選擇的可行性和治療效果,即在納武單抗加或不加伊匹單抗和VEGFR-TKI之間選擇最有效的治療轉移性腎透明細胞癌的一線治療方案。
原始出處:
Yann-Alexandre Vano, et al. Nivolumab, nivolumab–ipilimumab, and VEGF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metastatic clear-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BIONIKK): a biomarker-driven, open-label, non-comparative, randomised, phase 2 trial. The Lancet Oncology. April 04, 2022. https://doi.org/10.1016/S1470-2045(22)00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