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on-srn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約占肺癌的85%。NSCLC發現晚,療效欠佳,預後差,在接受治療的患者中5年生存率隻有15%左右。目前NSCLC的早期發現及治療的評估主要靠影像學,但其花費大,對人體有害,為此科學家做了大量的工作尋找操作方便、花費小且對人體無害的理想的腫瘤標誌物,以期提高NSCLC早期診斷率、評判預後並監測其療效。
腫瘤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是最早用於肺癌診斷的腫瘤標誌物,也是目前研究最多的NSCLC腫瘤標誌物。它是結構複雜的酸性糖蛋白,為正常胚胎組織所產生的成分,出生後逐漸消失,或僅存極微量。消化道腫瘤、乳腺癌、肺癌等患者均可有CEA的升高。在此對近年來關於血清CEA與NSCLC關係的研究作一綜述。
1 血清CEA與NSCLC的診斷
1.1 單項CEA與NSCLC診斷 CEA在NSCLC,尤其是肺腺癌的患者中檢出率較高,其可作為NSCLC診斷的輔助指標。Song等在肺部有結節的患者中檢測CEA,發現在CEA增高患者中89.5%為NSCLC患者,其中71.8%為肺腺癌患者,由此認為CEA可輔助診斷NSCLC,尤其是腺癌。多項研究都發現肺腺癌患者CEA較高。但鑒於血清CEA在NSCLC診斷中敏感性低,目前已很少用單項血清CEA來診斷NSCLC。
1.2 CEA聯合其他指標與NSCLC診斷
1.2.1 CEA聯合尼克酰胺-N-甲基轉移酶(NNMT) CEA聯合NNMT可增加NSCLC診斷的敏感性。Tomida等研究發現,當CEA臨界值設為4.6 ng/ml,NNMT設為710 pg/ml時,敏感性從單項CEA的24%提高到聯合診斷時的32%。
1.2.2 CEA聯合細胞角蛋白19(CK-19)及肝細胞生長因子受體c-met Sheu等研究表明單項CEA診斷NSCLC的敏感性為52.2%,特異性為96%.而聯合CK-19及c-met時其診斷敏感性上升至85.5%,特異性為85%。
1.2.3 CEA聯合細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CYFRA21-1)及糖類抗原125(CA125) 國內有研究發現單項CEA在NSCLC中的陽性率為39%,而CEA與血清CYFRA21-1及CA125三者聯合時陽性率提高到80.7%。由此看出三者互補可提高NSCLC的陽性檢測率。
1.2.4 CEA聯合糖類抗原19-9(CA19-9)、糖類抗原50(CA50) 為了提高早期NSCLC患者的診斷陽性率,朱其勇等分別檢測NSCLC患者CEA、CA19-9、CA50值,結果發現單項CEA檢測陽性率為56.1%,而三項聯檢早期NSCLC陽性率達87.8%,可看出三項聯檢對早期NSCLC的診斷有重要價值。
由此看來,CEA聯合其他指標診斷NSCLC較單項CEA敏感性高,其可作為NSCLC診斷的輔助手段,提高NSCLC的早期診斷率。
2 血清CEA與NSCLC預後
2.1 術前CEA水平與早期NSCLC預後
2.1.1 單項術前CEA 術前CEA可作為NSCLC患者預後的一個評估因素,尤其在腺癌患者中術前CEA高是重要的危險因素。Kawachi等對Ⅰ期NSCLC單側全肺切除術後的患者進行了前瞻性的研究,研究發現術前CEA水平是影響術後早期(≤1年)複發率的獨立因素,Ⅰ期的患者如術前CEA高則術後施行輔助化療可能延長其生存期。Tomita等在對術前CEA均正常的NSCLC患者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該研究還發現術前CEA水平是肺腺癌的一個獨立的預後因素,而此種情況在其他類型的NSCLC患者中未發現。
2.1.2 術前CEA聯合CYFRA21-1及腫瘤體積CEA常與CYFRA21-1聯合用來評估患者預後,將兩者的幾何平均數作為腫瘤標誌物指標(TMI)。Muley等研究結果顯示TMI≤0.54的患者5年生存率明顯高於TMI>0.54的患者(79.1% vs47.2%),由此得出術前TMI是NSCLC獨立的預後因素。他們還根據TMI聯合腫瘤體積將早期NSCLC患者分為三組:低危組(兩項均正常)、中危組(任一項升高)、高危組(兩者均升高),其5年生存率分別為89.1%、62.2%、43%;並提出高危組術後輔助化療獲益更大的推斷。Tomita等研究也得出了術前TMI可預測NSCLC患者預後的結論。
2.1.3 術前CEA聯合PET及CT 術前CEA聯合PET及CT可評估T1期腺癌患者的術後複發風險。Higashi等研究發現高濃度CEA、高FDG攝取、CT上腫塊為實變影的患者5年生存率隻有16.7%,而低水平CEA、低FDG攝取、CT上腫塊顯示周圍為毛玻璃影的患者5年生存率為100%(P<1.000 1),從而得出術前三者聯合評估預後對手術方案的選擇及圍手術期的治療有指導性意義的結論。
2.1.4 術前CEA聯合血小板計數 Tomita等研究發現術前CEA高且血小板增多者預後差,其認為兩者聯合預測預後較單項預測意義更大。
2.2術後CEA水平與早期NSCLC預後
2.2.1 單項術後CEA Wang等回顧性地對Ⅰ期NSCLC患者進行了研究,發現術後CEA是NSCLC患者預後的獨立影響因素,術後CEA高者其生存率明顯低於正常者。盡管目前不推薦予Ⅰ期NSCLC患者輔助化療,但鑒於術後仍存在複發風險,故推測術後血清CEA持續升高者可能是Ⅰ期患者術後輔助化療的一個選擇指標。
2.2.2 術後CEA聯合血管侵犯檢測 有研究表明CEA高及有血管侵犯均能增加早期腺癌患者術後複發的風險,該研究中總體5年複發率為11%,而術後2個月CEA低且無血管侵犯患者中術後複發率為0%。
2.3 圍手術期CEA變化與早期NSCLC預後 早期NSCLC患者其惟一根治的方法即為手術,即手術可改變早期NSCLC患者的預後,那麼手術後患者CEA是否會有變化呢?如果有變化,那麼這些變化和患者預後有著怎樣的關係呢?針對這些問題Matsuguma等根據Ⅰ期患者手術前後的CEA水平將患者分為三組:N組(術前CEA正常者)、HN組(術前CEA高,術後下降至正常者)、HH組(術前CEA高,術後仍高者),並觀察此三組患者的預後。結果發現術前血清CEA高者術後CEA大部分(85%)恢複至正常;三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別為85.9%、56.2%、43.1%,從而得出結論:術前CEA越高預後越差,術後CEA持續高者預後更差。Wang等研究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
2.4 血清CEA與晚期NSCLC預後
2.4.1 單項CEA CEA高者其5年生存率低,Arrieta等研究發現高水平CEA是NSCLC預後差的獨立危險因素,並發現其是腦轉移的高危因素,由此推斷腫瘤細胞表麵表達CEA可能是腫瘤侵犯中樞神經係統的病理生理機製。Horinouchi等的研究同樣發現CEA高的肺腺癌患者其腦轉移率高,並提出根據肺癌病理類型及治療前CEA水平選擇個體化治療方案以控製腦轉移的展望。
2.4.2 CEA聯合CYFRA21-1及CA125 高水平的CEA、CYFRA21-1及CA125與晚期NSCLC生存期短有關,Cedres等的研究發現,三項均高及三項均正常者的無進展生存期分別為3.6個月、7.5個月,總生存期分別為7.1個月、14.6個月,並得H{此三項腫瘤指標高者預後差的結論。
2.4.3 CEA聯合CYFRA21-1及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 Barlesi等研究表明CEA、CYFRA21-1、NSE三者聯合是評估NSCLC患者預後的獨立因素,其中三者均正常的患者中位生存期為11個月,而三者均高者中位生存期隻有3個月,其認為三者作為整體評估患者預後較單項CEA評估預後更有意義。
3 血清CEA與NSCLC療效
既然早期NSCLC患者術後CEA大部分下降且下降者預後較好,那麼晚期NSCLC經治療後CEA如果下降的話能否說明治療有效並且預後較好呢?
3.1 CEA與化療 為了評估CEA在化療過程中的變化情況及此變化在NSCI,C患者預後的預測方麵的作用,Ardizzoni等前瞻性地觀察了NSCLC患者每2個周期的一線治療後CEA的變化,結果發現CEA下降≥20%(即CEA有效)的患者中位生存期為13個月,明顯長於總體及CEA無效者中位生存期(分別為9個月、8個月);研究還發現CEA有效和影像學有效之間存在著相關性,由此得出結論:CEA有效是一項獨立的預後預測因素。但此研究中CEA有效評估化療有效或預後較好的敏感性僅為55%。Ishiguro等研究也得出了化療後CEA明顯下降者療效好的結論。
3.2 CEA與放療 一項來自芬蘭的研究發現,對於隻接受放療或者化放療聯合的NSCLC患者,治療前CEA越高,2年生存率越低,研究結果表明基礎模式(包括性別、世界健康組織活動狀態評分、第1秒用力呼氣量、陽性淋巴結站數、腫塊體積5項臨床特點)評估受試者操作特征即2年生存率的曲線下麵積為0.72,當聯合CEA及IL-6得出的擴展模式將曲線下麵積提高至0.81,提高了2年生存率預測的準確性。放療後腫瘤負荷減輕.CEA是否也會隨之下降?CEA有效與預後是否相關?關於這方麵的研究尚未見報道。
3.3血清CEA與靶向治療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一酪氨酸激酶抑製劑(EGFR-TKIs)治療前CEA基礎水平與療效的關係目前尚有爭議。但多項研究對於治療前後CEA變化水平與療效的關係方麵均得出相同結論。Xu等比較了接受EGFR-TKIs治療的NSCLC患者治療前後4周的CEA變化情況,結果發現CEA下降大於32%的患者中位生存期較下降小於32%的患者長,從而得出可根據治療前後CEA變化水平來監測EGFR-TKIs治療療效。Kappers等也得出了治療後CEA下降是EGFR-TKIs有效的一個指標。
4 結語
血清CEA診斷NSCLC特異性高但敏感性低,聯合其他指標時可提高其敏感性,增加NSCLC的早期診斷率。可根據手術前後血清CEA的水平指導新輔助化療、輔助化療的應用,還可根據治療前後血清CEA的有效與否指導治療方案的選擇及更替。CEA可能與腫瘤的轉移有關,其增高可能預示著腫瘤侵襲性高,以CEA為靶點的抗腫瘤藥物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