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10歲,因“間斷頭痛2年,右半身活動不利1月餘”於2011年12月收住北京協和醫院診治。患者2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間斷頭痛,伴乏力、麵色潮紅,偶有惡心、嘔吐,持續時間不詳,可自行好轉或服用索米痛片後好轉,頻率從每月數次至2~3個月一次不等,未監測血壓。2011年11月無明顯誘因再次出現頭暈、頭痛,並出現短暫意識障礙及大小便失禁,意識恢複後頭痛症狀逐漸加重,並逐漸出現右手持筷不能、右下肢無力及活動不利,就診於當地醫院,測血壓209/180mmHg,血鉀2.8mmol/L。頭顱CT示右側基底核區腦出血,予積極降壓(硝普鈉、酚妥拉明、氨氯地平、卡托普利、利尿劑)後血壓控製在130~140/110mmHg。完善相關檢查示:ALD及AT-Ⅱ升高,血ACTH、17-OH、17-酮及24小時尿VMA均正常範圍;腹部CT平掃、雙腎動脈MRA未見異常。患者第3胎第2產,父母非近親結婚,足月順產,母乳喂養,10個月添加輔食,開始說話、走路時間同同齡人,無明顯生長加速。
既往史無特殊。家族史:父母體健,姐姐19歲,體健;舅舅、姑姑有高血壓,均在40歲後發病,外祖母63歲,因“腦出血”去世。
體格檢查
臥位左上肢B.168/134mmHg,右上肢B.170/140mmHg,H.96次/分,體重45kg,身高144cm,神清,甲狀腺不大,心肺腹(-),臍旁未聞及血管雜音,雙下肢無水腫,右上肢及右下肢肌力Ⅳ級,左上肢及左下肢肌力Ⅴ級。左側巴賓斯基征陰性,右側可疑陽性,陰莖長5cm,雙睾丸8/8ml,陰毛Ⅰ期。
輔助檢查
電解質:K.2.9mmol/L,Na.137mmol/L,Cl.97mmol/L。
尿電解質:24小時UK.60.8mmol(補鉀後血K.3.6mmol/L),24小時UNa.182mmol,24小時.Cl-134mmol。
動脈血氣分析:p.7.508,PCO.39.9mmHg,PO.98.9mmHg,HCO3.26.8mmol/L,B.7.4mmol/L。
表40-1臥立位醛固酮及卡托普利試驗結果
腹部CT:右腎下極占位(圖40-1),符合腎素瘤表現。
圖40-1腹部CT
鑒別診斷檢查:
生長激素軸:G.0.3ng/dl,IGF-.142ng/ml。
甲狀腺功能:FT.4.04pg/ml,FT.1.56ng/dl,TS.2.98μU/ml。
性腺軸(-)。
HPA軸:ACT.7.2pg/ml,血F(8am)5.35μg/dl,血F(0am)1.46μg/dl,24hUF.34.0μg。
尿兒茶酚胺:24小.N.33.17μg,24小..5.63μg,24小.D.210.09μg。
腎動脈彩超及腎血流功能顯像均未見異常。腹部B超(-)。
高血壓並發症:
頭顱CT:右側基底核區腦軟化灶。
AC.9.8mg/mmolCr,24小時尿蛋白0.15g。
心髒超聲未見明顯異常。
眼底檢查示雙眼高血壓視網膜病變Ⅳ期。
入院診斷
右腎腎素瘤。
診治經過與診治思維
1.簡要治療經過
行腹腔鏡下右腎腫瘤切除術,術後病理:球旁細胞瘤,生長活躍,免疫組織化學:Vimentin(+),CD3.(+),CD31(血管+),Syn(+/-),CgA(-),AE1/AE.(-),HMB45(-),S-100(-),SMA(-),Ki-67index(20%),PAS染色(+)。電鏡可見典型特異的菱形結晶狀分泌顆粒(圖40-2)。
術後停用降壓藥,複查腎素活性降至0.49ng/(ml·h),血鉀水平升.4.0mmol/L,監測患者血壓正常。術後4年隨訪,患者血壓仍正常,110~115/65~76mmHg,複查血鉀正常。
圖40-2電鏡
2.診治思維
病例特點:①10歲男童,病程2年;②血壓持續重度升高伴中度低鉀血症,並發腦出血;③腎素活性和醛固酮水平均升高;④CT示右側腎髒1cm占位,輕度強化。
患者高血壓、低鉀血症,根據腎素活性及醛固酮水平可分為3類(圖40-3):
圖40-3高血壓合並低鉀血症的鑒別
(1)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為腎上腺皮質增生或腺瘤,分泌醛固酮增多,導致水鈉瀦留、高血壓、低鉀血症,腎素-血管緊張素係統活性受抑製。
(2)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包括:①腎素瘤及其他分泌腎素的腫瘤(Wilms腫瘤及肺癌、胰腺癌等),表現為高腎素活性及高醛固酮水平。②腎性因素及腎血管因素,係腎動脈狹窄及其他腎性因素引起腎素分泌增加。
(3)非醛固酮導致的容量增加,表現為RAAS受抑製:①Liddle綜合征,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由編碼集合管細胞上皮鈉通道(ENaC)β或γ亞單位的基因(SCNN1B.SCNN1G)突變,導致集合管細胞表麵ENaC增多,鈉吸收增加。其臨床特征為高血壓、低鉀血症、代謝性堿中毒、低血漿腎素活性和低醛固酮。②類鹽皮質激素分泌增多,包括庫欣綜合征及去氧皮質酮增加等,後者多見於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11β-OHD及17α-OHD)。③皮質激素滅活減弱,見於表觀鹽皮質激素過多綜合征(AME)及使用甘草製劑後,前者發病率極低,為11β羥基類固醇脫氫酶2基因(HSD11B2)突變導致,使皮質醇不能轉化為皮質素,大量的皮質醇積聚在腎髒,與鹽皮質激素受體結合,促進水鈉瀦留,導致高血壓、低鉀血症。但RAAS係統為受抑製表現。
該患者檢查提示高腎素活性和高醛固酮水平,明確為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完善24小時尿兒茶酚胺測定、生長激素及甲狀腺功能排除內分泌相關疾病引起的高血壓。進一步尋找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病因,查尿常規、腎功能、雙腎B超正常,除外腎性高血壓;雙腎動脈B超及腎血流功能顯像正常,除外腎性及腎血管性因素;腹部CT增強掃描發現右腎占位,因此臨床診斷考慮為腎素瘤,並最終經病理證實。
腎素瘤是一種罕見的腎髒內分泌腫瘤,目前國內外報道約100例,北京協和醫院已診治十餘例。患者好發年齡為20~30歲,兒童少見,年齡小於10歲的患者目前僅有4例報道。該腫瘤來源於腎小球旁器入球小動脈演化的平滑肌細胞,是以合成、分泌腎素為主要特征的腫瘤。腎素瘤通過分泌腎素,啟動RAAS,引起嚴重的高血壓、低鉀血症等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可檢測到高腎素活性、高醛固酮水平。CT平掃表現為稍低或等密度,由於腫瘤體積往往較小,且常位於腎實質內部,有時CT平掃不能發現病變。增強CT可見輕至中度強化。動脈造影檢查表現為少血管或無血管區,由於腫瘤體積小,動脈造影有時不能發現病變。因腎素分泌為間斷性,且右腎靜脈常常分為2支,導致腎素瘤雙腎靜脈取血假陰性率高。腎素瘤確診需病理。電鏡下腎素瘤細胞質內見特征性的菱形前腎素分泌顆粒和肌原纖維,可明確診斷。本病手術切除是首選治療方法。由於腎素瘤多為良性,迄今僅有3例報道為惡性,文獻報道施行保留腎單位手術的病例術後少有腫瘤複發或轉移。
本例患者臨床表現典型,但因瘤體較小,外院腹部CT平掃及我院腹部B超均未發現病灶,提示對CT平掃及腹部B超陰性的患者也不能完全排除腎素瘤的診斷,需做增強CT檢查明確。因腎素瘤是一種可經手術完全治愈的疾病,臨床中,高血壓、低鉀血症、高腎素活性的患者均應考慮到腎素瘤的可能。腎素瘤的診斷要點:①難治性高血壓;②可伴低鉀血症;③腎素活性和醛固酮水平明顯升高;④影像學提示腎髒占位性病變;⑤最終診斷有賴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