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低分化鱗狀細胞癌CT病例!

作者:MedSci 來源:MedSci 梅斯 日期:18-07-23

【病史臨床】

女,55歲,右側反複鼻出血2年,加重伴鼻塞1月。

【影像圖片】

以上三幅圖分別為CT平掃、平掃、骨窗及增強

【影像表現】

CT掃描示右側鼻腔軟組織密度影,呈等密度,內可見片狀稍低密度影,增強掃描病變呈明顯強化。病變邊界清楚,形態不規則,病變周圍骨質可見明顯破壞,累及同側眶內側壁、鼻中隔及蝶竇前壁,右側眶內內直肌可見明顯受壓。

【診斷】

病理診斷:(鼻腔)低分化鱗狀細胞癌

【鑒別診斷】

1.鼻腔內翻狀乳頭狀瘤 2.鼻腔內淋巴瘤

【討論】

鼻腔惡性腫瘤是頭頸部少見的腫瘤,大部分為上皮起源的鼻腔癌,由多到少依次為腺癌、淋巴瘤、肉瘤、惡性黑色素瘤。鼻腔鱗狀細胞癌預後差,大多數患者屬晚期,並且伴有眼眶和顱內浸潤,症狀與體征常與炎症、感染相混淆,誤診為慢性鼻竇炎者並不少見。對一側鼻腔不通氣、鼻出血的成年患者需行耳、鼻、喉全麵檢查和影像檢查。

CT或MRI能夠提供腫瘤的部位和範圍,以幫助臨床決定治療的方法和術式的選擇。CT雖然對顯示骨質的侵蝕範圍比較好,但MRI對顯示軟組織的受侵情況明顯優越於CT,能夠區分腫瘤和阻塞後改變。眶內和顱內侵犯需增強掃描。本病影像缺乏特異性,常表現為侵襲性和破壞性腫塊,T1WI呈低至等信號,T2WI呈高信號。CT平掃呈等密度,內可見片狀低密度影,增強掃描後明顯強化。

與鼻腔內翻狀乳頭狀瘤的鑒別:起源於中鼻甲附近的鼻腔外側壁,易向上頜竇和篩竇蔓延,可侵犯鄰近的骨質,但骨質破壞程度不如鼻腔癌明顯。

與鼻腔淋巴瘤的鑒別:病變一般發生在鼻腔前部,骨質破壞不明顯,病變範圍較大時易累及鼻翼及周圍皮膚組織,常有壞死。增強掃描呈輕中度強化。放射治療有效。

關鍵字:鼻腔,,低分化,,鱗狀細胞癌,,CT病例,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