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
【基本資料】
患者,男,70歲
【主訴】
咳嗽半月,伴咳血3天
【現病史】
患者入院前半月無明顯誘因出現咳嗽、咳痰,無胸痛、胸悶、呼吸困難。就診於當地醫院,診斷為肺部感染,對症給予抗炎、鎮咳等治療後患者症狀略好轉。3天前發現痰中帶血,就診於當地醫院,行肺部CT發現右肺陰影,不排除肺癌。
【影像圖片】
【討論問題】
診斷?
【討論】
評論:右肺下葉軟組織密度腫塊影,下葉支氣管閉塞,多發血管被包繞。
【結果】
病理診斷:(右下肺開口腫物)鱗癌。
【病例小結】
中央型肺癌發生在主支氣管、肺葉支氣管和肺段支氣管。生長類型可分成管外型、管壁型、管內型,其中以管外型為主,以腺癌、鱗癌等為主要病理類型。腫瘤的病理形態包括支氣管管壁增厚、管腔內腫物和支氣管周圍腫塊。腫瘤的生長使支氣管狹窄或阻塞,可引起阻塞性肺氣腫、阻塞性肺炎及阻塞性肺不張,即所謂三阻征象。
X線特征如下:
1 早期X線檢查不存在異常表現。
2 伴隨患者病情進展,肺門部位可見突向肺野、邊緣清晰的腫塊影。3 腫瘤組織若阻塞氣管可產生典型“三阻征”影像學表現,即阻塞性肺氣腫、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張,其中以阻塞性肺不張最為常見。阻塞性肺炎——腫瘤阻塞氣道時,相應肺段、肺葉區域有模糊索條狀片狀或索條狀影,密度均勻。阻塞性肺氣腫——若肺葉體積明顯增大,肺紋理較稀疏,透明度較高,橫膈、縱膈可受壓而移位。肺不張——若氣管徹底阻塞,可產生片狀肺不張陰影。
4 伴發肺門淋巴結腫大,其下緣有倒“S”狀影,即中央型肺癌,是右上葉中央型肺癌典型征象。
CT特征如下:
1 早期CT檢查可見其管壁有輕度增厚情況,且管腔中有小結節、管腔阻塞或狹窄;中期、晚期的中央型肺癌患者直接征象為支氣管阻塞、狹窄、肺門腫塊,以支氣管狹窄最為明顯,表現為管腔內緣光滑或者不規則,管壁增厚;其中,支氣管阻塞的主要表現為管腔變細後阻塞,管腔驟然截斷;肺門腫塊的主要CT表現為肺門區域外緣光滑,或者出現分葉狀軟組織腫塊影:中央型肺癌間接征象是腫瘤未完全梗阻支氣管時所致阻塞性肺氣腫,腫瘤徹底阻塞支氣管時,其相應部位有阻塞性肺不張、阻塞性肺炎等表現,CT表現為斑片狀的模糊影,或者肺葉、肺段實變影;增強掃描後,在明顯強化不張肺葉的襯托下,其狹窄支氣管會顯示的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