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患者女性,47歲。2017-11-01因“上腹部疼痛20餘日”入院。
b) 既往病史:患者於20餘日前無明顯誘因出現上腹疼痛。腹痛呈陣發性絞痛,不向其他部位放射,與體位無明顯關係,排便後略緩解。無發熱,大便2-3次/天,為黃色稀爛便,無黏液,無膿血,未觸及腹部腫塊,無觸痛,無裏急後重感,無肛門下墜感,無大便習慣改變,無大便形狀變細改變,無惡心、嘔吐。就診於當地醫院。
腹部B超檢查示:肝內多發實質占位,大者約69*54、90*57、58*58、69*59。
腫瘤指標示:CA199>1200U/ml,CEA:38.8U/ml。
上腹增強CT示:肝多發占位,考慮肝轉移性癌。
PET-CT提示:乙狀結腸淋巴轉移,肝內轉移。
近來自覺腹痛較前有所加重,並出現排便不暢,門診以“乙狀結腸腸癌”收入我科。
發病以來患者精神、睡眠尚可,進食一般,小便正常,體重較前減輕5公斤。
c) 入院檢查情況(基線):
血常規:WBC 8.87 x10^9/L;Hb 105↓;PLT 620 x10^9/L;
肝腎功能:ALT 27U/L;AST 57U/L;白蛋白 38↓;總膽紅素 6.4 μmol/L;結合膽紅素 2 μmol/L,肌酐 58μmol/L
腫瘤指標:CEA 29.32 μg/L↑;Ca19-9 1523 U/ml↑;
d) 影像學資料
2017-10-30 PET-CT:1. 乙狀結腸腸壁走形不均勻增厚、僵硬,FDG代謝異常增高,考慮惡性病變。周圍腸係膜內多發稍增大淋巴結伴FDG代謝增高,考慮淋巴轉移可能。2. 肝內見彌漫軟組織塊狀影伴壞死,FDG代謝增高,考慮肝內轉移。
2017-11-03 腹部CT增強:肝內見多發團塊高低密度混雜影,增強後動脈期可見邊緣強化伴內部網格狀強化。乙狀結腸近直腸腸腔狹窄,局部管壁增厚,增強後呈漸進強化,盆周多個腫大淋巴結。
2017-11-03 肝髒MR增強:肝右葉及左內葉見多發團狀異常信號影,較大者位於V及VI段,大小約13*7cm,病灶信號不均。增強後病灶呈邊緣強化。肝IV段另可見一類圓形長T1長T2信號影,大小約2.9*1.9cm。考慮轉移瘤。
2017-11-07 腸鏡:直腸粘膜光滑,乙狀結腸距肛門20cm處粘膜可見一新生物,突出於腸腔內,呈菜花狀,表麵汙穢,質脆,觸之易出血,繞腔一周,局部狹窄腸鏡無法通過。
病理:(乙狀結腸)腺癌,分化中等。基因分型:RAS/RAF野生型
初步診斷:乙狀結腸癌同時性肝多發轉移
2.診療經過
a) 第一次治療經過
i. 疾病相關重要的討論點及治療目標確定
綜合評估:無肝外轉移灶,肝轉移灶初始不可切除,CRS評分4分,原發灶RAS基因狀態:RAS/RAF全野生型,患者身體狀況:KPS 80分,原發灶無梗阻、出血等症狀,治療願望強烈
治療目標:快速縮瘤,緩解症狀,博取轉為可切除的機會。
ii. 方案選擇:FOLFIRI+西妥昔單抗方案q2W
iii. 治療經過:
2017-11-15到2018-3-20行FOLFIRI+西妥昔單抗方案,每2周一次,共治療8周期
iv. 第一次治療後療效評估(影像學等資料治療前後對照)
不良反應等評估:腹瀉、惡心、嘔吐、脫發等
vi. 第一次治療後評估結論
治療後肝轉移灶部分緩解
肝髒轉移灶轉化後可切除
無肝外轉移灶(寡轉移)
CRS評分4分
原發灶RAS基因野生型
患者身體狀況良好,無基礎性疾病(ECOG 1分),且治療願望強烈
b) 第二次治療經過
i. 疾病相關重要的討論點及治療目標確定:1.轉移灶與原發灶同期切除or分期切除。2.如果分期切除,先切原發灶還是轉移灶
ii. 方案選擇:分期切除,肝轉移瘤優先切除
iii. 治療經過:2017-04-20 行擴大右半肝切除術+膽囊切除術
第二次治療後評估:術後病理:(肝)腺癌,切緣陰性,結合病史符合腸癌肝轉移。患者術後恢複可,術後7天出院。
c) 第三次治療經過
i. 疾病相關重要的討論點及治療目標確定:直接行原發灶切除術還是行繼續新輔助治療後手術
ii. 方案選擇:繼續行FOLFIRI+西妥昔單抗鞏固治療2周期
iii. 治療經過:
2018-5-21到2018-6-5行FOLFIRI+西妥昔單抗方案,每2周一次,共治療2周期
下一步治療計劃:擬於末次化療後1月行腹腔鏡下乙狀結腸癌根治術
3. 總結或點評
該病例治療過程總結:
1. 該患者診斷為結腸癌伴多發性肝轉移,肝髒MR增強示肝右葉及左內葉可見多發團狀異常信號影,考慮為轉移瘤。較大者位於V及VI段,大小約13*7cm,腫瘤病灶大,負擔重,轉移瘤肝轉移灶初始不可切除
2. 考慮患者情況,首先選擇FOLFIRI+西妥昔單抗(愛必妥)方案進行轉化治療,每2周一次,治療8周期後,轉化治療療效顯著,肝轉移灶部分緩解,肝髒轉移灶轉化治療後由原先的不可切除變為可切除
3. FOLFIRI+西妥昔單抗(愛必妥)方案治療8周期後,患者身體狀況良好,無基礎性疾病,治療願望強烈且肝轉移灶可切除。采用了分期切除,肝轉移灶優先切除的理念進行手術治療,圍手術期無並發症發生
4.肝轉移灶切除後,繼續行FOLFIRI+西妥昔單抗鞏固治療2周期,擬於末次化療後行腹腔鏡下乙狀結腸癌根治術進行根治治療
小結
晚期結直腸癌患者,包括難以切除的局部進展期結直腸癌和有遠處轉移的晚期結直腸癌,可首選FOLFIRI+西妥昔單抗進行轉化治療,將不可切除的腫瘤,轉變為可以切除,延長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和總體生存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