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額葉巨大膽脂瘤1例

作者:MedSci 來源:MedSci 梅斯 日期:18-05-23

        【一般資料】

        患者,男,23歲

        【主訴】

        因發作性暈厥伴四肢抽搐半個月入院。

        【體格檢查】

        入院後體格檢查未發現神經係統陽性體征。

        【輔助檢查】

        頭顱MRI示右額葉巨大占位,大小約5cm×6cm×7cm,T1加權像呈混雜低信號(圖1A),增強後輕度強化(圖1B);T2加權像呈混雜高信號(圖1C)。

        【治療】

        遂行手術治療。行右側額顳部弧形切口,遊離額顳部骨瓣,硬膜張力高,剪開硬膜後,見右額葉腫脹,顯微鏡下切開右額葉,深入1cm,見腫瘤,色白有包膜,分離腫瘤邊界,同時行瘤腔減壓,瘤內容物為白色有光澤泥沙樣、質鬆脆(圖1D),次全切除腫瘤,殘留少量與側裂血管關係密切的腫瘤包膜(圖1E),殘腔生理鹽水反複衝洗,徹底止血,常規關顱。術後第二天複查CT示腫瘤切除術後表現(圖1F、1G)。術後病理證實為膽脂瘤。患者恢複良好,未遺留感覺、運動、記憶障礙。術後隨訪1年,未服用抗癲癇藥物,未見癲癇發作。

        【討論】

        膽脂瘤起源於異位胚胎殘餘組織的外胚層組織,是胚胎晚期在繼發性腦細胞形成時將表皮帶入的結果,多考慮為先天性。膽脂瘤發病率占全腦腫瘤的0.2%~1.8%,男性多見,橋小腦角區及鞍區為好發部位,腦實質內發生率較低。本文病例發生於額葉,屬罕見發病區域。膽脂瘤屬良性腫瘤,宜選擇手術切除,爭取全切除,因為囊腫包膜是生長最活躍的部分,然而在腫瘤與重要血管等結構粘連緊密時,我們認為需要權衡利弊。本文病例選擇殘留少量與側裂血管粘連緊密的包膜,術後隨訪1年,未見複發。術中因粘連緊密殘留部分囊壁,術後複發率低,複發時間很長。但是也有報道顱內表皮樣囊腫惡變可能,所以我們認為患者術後均需定期複查。除切除腫瘤本身外,還需強調術中用生理鹽水,甚至激素衝洗瘤腔,以防囊腫內容物外溢,引起無菌性腦膜炎。

        原始出處:

        張宗永, 譚玉堂, 歐陽陶輝,等.右額葉巨大膽脂瘤1例[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誌, 2017(3):208-208.

關鍵字:右額葉,,巨大,,膽脂瘤,,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