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2017 CSCO大會上,FRESCO研究以出色的數據榮獲大會論文一等獎。沈琳教授作為FRESCO科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之一獲悉此喜訊也喜上眉梢,愉快地接受了【腫瘤資訊】的采訪,為我們分享了FRESCO研究的進展以及MDT在新藥應用過程中的價值。
沈琳教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 院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消化腫瘤內科主任,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長
腫瘤資訊:做為FRESCO科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之一,首先恭喜沈教授,這次FRESCO獲得了CSCO論文一等獎,您也在大會做了口頭報告的點評,請您再和我們分享一下FRESCO研究的進展。
沈琳教授:大家都知道,結直腸癌在一/二線治療失敗以後,沒有更有效的藥物,所以大家一直在探索針對三線治療的有效方案。國外的瑞戈非尼在Global試驗以及以中國為主的亞洲試驗中都取得了不錯的結果,但這樣一個藥物不足以滿足我們現在的需求。瑞戈非尼還存在很多的不良反應,這就迫切使得我們需要開展更多的臨床試驗,讓臨床醫生和患者獲得更多的選擇,而FRESCO研究恰好滿足了我們以上需求。這個試驗已經開展了好幾年,最終結果令人興奮,患者的總生存期從6.6個月延長至9.3個月。在三線治療中,能夠獲得如此明顯的生存獲益實屬不易,因為這部分患者對很多藥物都發生耐藥,單純的口服藥物能產生2.7個月的生存期延長,著實為醫生新增了一個治療手段,為患者增加了生存機會。
FRESCO研究相比瑞戈非尼的兩個Global試驗和亞太地區的臨床研究以及TAS-102的試驗,優勢是非常顯然的。盡管FRESCO試驗出現的時機晚一點,但在對照組生存期延長的基礎上,我們的試驗仍然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除了總生存2.7個月的延長,死亡風險下降的幅度,較其他兩個藥也優勢明顯。在安全性上,手足綜合症有所減輕。相較於瑞戈非尼的多靶點,呋喹替尼的不良反應更小。對比TAS-102,則優勢更為明顯,特別是對中國人群。
當然這個臨床研究還不能解決所有人群的需求,比如對於老年人群。因為III期臨床篩選的患者人群都為75歲以下,所以對於75歲以上的高齡人群如何進行使用,還需要上市以後或繼續開展老年群體用藥的觀察。另外,以後我們也會在現有研究的基礎上展開更多的探索和驗證,從而希望獲得更高的療效,為臨床實踐提供更好的手段和方案。
腫瘤資訊:作為我國胃腸道腫瘤多學科綜合治療(MDT)的倡導者和推廣者,請結合您的MDT經驗,為我們介紹下晚期結直腸癌的多線治療存在哪些懸而未決的臨床問題以及MDT在新藥應用過程中的價值。
沈琳教授:MDT是圍繞以患者為中心,集中多個學科的優勢來解決臨床問題;這些臨床問題涉及到診斷、治療、治療過程中出現合並症和並發症等。新的治療手段的出現為我們提供了更好的武器,但在臨床用藥的過程中,不同的患者可能會產生不同的反應,需要我們多學科參與。比如如果患者出現高血壓,我們可能需要心內科醫生一起來幹預;如果出現皮膚的不良反應,手足綜合症,就需要皮膚科、中醫科、甚至心理科的醫生來參與。這些患者如果出現後繼的耐藥或進展,就需要後續的新藥研發、臨床研究的參與等。當然,目前我們對什麼樣的患者應用這些藥物能夠真正獲益,尚不清楚,需要後續進一步的轉化研究來尋找適應人群,需要對標誌物的探索研究。現在,多了一種治療手段,實際上對多學科的要求更高了,因為它的變量會更多。多了多學科的參與後,也對這部分患者提供了更高的安全保障和後續的治療優化。
呋喹替尼是一種新型高選擇性抑製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的小分子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