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德克薩斯州哈羅德·西蒙斯綜合癌症中心科學家發現了個體腸道細菌與抗癌免疫檢查點抑製劑治療(ICT)之間的聯係。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與一般黑色素瘤患者的腸道微生物相比,ICT敏感患者的腸道中含有某種特定類型的微生物與某些代謝物的高水平表達。
該研究對應文章則發表與最新上線的Neoplasia雜誌,名為“Metagenomic Shotgun Sequencing and Unbiased Metabolomic Profiling Identifying Specific Human Gut Microbiota and Metabolites Associated with Immune Checkpoint Therapy in Blackanoma Patients”。
文章的主要作者Andrew Koh博士表示:“我們的研究表明,有必要優化腸道細菌以改善檢查點抑製劑療法針對癌症的臨床療效。一些特定的細菌以某種方式影響癌症患者的免疫係統,使其更好攻擊癌細胞並殺死它們。”
研究人員指出,盡管ICT可以在多達50%的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中持續緩解癌症,但很大一部分患者仍然未能受益於ICT或經曆嚴重的自身免疫性不良反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腸道微生物可以影響宿主免疫應答,而在小鼠中的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群是“確定ICT反應的主要因素”。
這些發現促使研究人員更加關注ICT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腸道微生物。他們使用宏基因組鳥槍法測序(MSS)對39名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前ICT糞便DNA進行了分析,同時,研究人員也在ICT治療過程中對這些患者的糞便DNA進行了間歇分析與基於超高效液相色譜 - 串聯質譜(UPLC-MS / MS)的代謝組學分析。
研究結果表明,無論治療類型如何,ICT應答組患者的腸道微生物中都大量存在擬杆菌。在非應答組患者的腸道中,富馬杆菌,擬杆菌和絲狀球菌則更多地存在。
MSS分析顯示,ICT應答患者的腸道中顯著富含涉及脂肪酸合成的細菌酶,而非應答患者的腸道中則富含參與肌醇磷酸酯代謝的細菌酶。在ICT應答者與非應答者中,存在著83種代謝物水平的顯著差異。特別令人感興趣的是,在所有ICT應答者中,廣泛存在於芒果等植物中的蒽醌酸含量都存在著顯著增加。作者建議,已知蒽醌酸可增強殺菌活性,並且已知蒽醌酸可刺激嗜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增強T細胞對腫瘤轉移的抑製,從而增強ICT功能。
研究人員表示,雖然他們的初步研究結果並不能明確確定腸道微生物與免疫治療功效之間的具體因果關係,但是他們計劃通過後續的臨床研究和更具體的實驗對這些細菌物種和代謝物進行額外的驗證與檢測,以確認其ICT增強功能。
正如文章的作者所說,這一研究的係列結果最終可能會導致益生菌雞尾酒免疫療法的出現,以提高黑色素瘤的ICT有效幾率。
原始出處:
Arthur E. Frankel, Laura A. Coughlin, Jiwoong Kim, et al.Metagenomic Shotgun Sequencing and Unbiased Metabolomic Profiling Identify Specific Human Gut Microbiota and Metabolites Associated with Immune Checkpoint Therapy Efficacy in Melanoma Patients.Neoplasia,October 2017, Volume 19, Issue 10, Pages 848–855.